飘逝的王朝—契丹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12期 作者: 齐鲁 李雪梅 

标签: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历史上契丹人所创建的辽王朝曾是当时名震中外的盛大王朝,据说哥伦布出海航行,是为了寻找他仰慕已久的契丹。此说虽不能确定,但俄文和拉丁文将中国称为“契丹”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年之前的契丹王朝对今人而言已显得如此遥远、陌生甚至神秘。这个民族从何而来,又如何神秘消失?它那独特的“一国两号”、“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怪异的发式装扮,天书般的大、小字,都让人感到既新奇又难以琢磨。为了揭开这些谜底,初秋时节,我们踏上了寻访契丹王朝的历史之旅。
“苏若兰织寄回文锦”壁画 在1994年抢救清理的宝山2号辽墓中发现。该墓是现今所知时代最早、有纪年的契丹大贵族墓,墓内丰富的壁画堪称辽代绘画艺术的宝库。此壁画在墓室内南壁,构图讲究,用笔传神,着色艳丽,场面宏大。从画法和画中人物服饰装扮可看出明显的唐代风格,故此画很可能是被虏掠到北方的汉人画工所绘。

十墓九空的辽墓

听评书《杨家将》长大的一代人,对大辽国的耶律阿保机、萧太后已是耳熟能详。这个印象中充满生机、横扫中原的“野性”民族,却实实在在留下了许多不亚于唐宋文明的遗迹。闻名于世的山西应县木塔,孤傲挺立于中原文明的腹地;北京西二环路边上的辽天宁寺塔,在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建筑中风骨依旧;京城郊野的辽代寺院佛塔,在沉寂的山野中任由岁月砥砺。契丹,这个曾统治中国北方200余年的草原民族,曾与北宋、西夏鼎足而立的大辽王朝,如今安在?

抑制不住破解历史之谜的冲动,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们赶到契丹民族的发祥地——赤峰。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强族,从公元4世纪始兴至13世纪初灭亡,共存在了近千年。契丹人所建立的辽王朝,与五代共始,和北宋同终。它雄踞于长城内外,占有中国半壁河山。它以今内蒙古草原的赤峰和哲里木盟为核心,在全国分置五京,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东京辽西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终辽一世,赤峰地区始终为其统治中心,故赤峰境内辽代遗存丰富,文物众多,是中外学者探寻契丹和辽文化的圣地。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塔拉所长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赤峰市巴林右旗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一座辽墓被盗,现正在进行抢救发掘。机会难得,我们搭上考古队的越野车,径直赶往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