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
千年前的国际大都会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和谷 

标签: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考古地理   

大梦长安,千余年前的唐帝国都城长安如梦幻般瑰丽。它有着最为严谨的规划,按中轴对称布局;它有着当时世界数量最多的人口,分散在如棋盘般的街坊里;它有着最华丽的宫殿建筑,引东西南北竞相仿效。它的开放、它的繁华、它的光芒,令万国争相来朝。它是唐代数百年的帝国大梦。
当唐长安城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时,人们只能从现实中想象大唐的风范。坐落在西安市中心的鼓楼,就是这样一处凭吊历史之处。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的鼓楼,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与钟楼咫尺相望,以优雅的身姿,见证着帝都风韵。登临鼓楼,凭栏而望,古城西安尽收眼底。也许因为有着千年王气的滋养,今日的西安城还有着大都市的沉稳与从容。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Jose Fuste Raga/C

唐长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这个时候的这个地方有过太多的传奇:皇帝李世民的功勋,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诗人李白与杜甫的风度,丝绸之路上的缤纷花雨等等等等,令人吟咏不尽。更令人赞誉不止的是在这个泱泱大国的土地上高耸而起的一座面积达84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的辉煌大城。

中国建都理想的完美“唐样”

一座城市的生命,是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兴衰沉浮的。长安也是如此。从周丰镐、秦咸阳至汉长安、隋大兴,几大王朝的积淀,到唐时,这块土地似乎如婴儿长至青壮年,不可避免地要迎来它的灿烂时期。

考察中国传统都城,其规划思想基本源自《周礼》,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依据这样的规划思想营建出来的都城,方正有序,严谨对称,把王宫置于核心位置好体现君主的权威性,前朝后市的规划则代表儒家先义后利的理想。而唐长安城是既承继了传统又不拘一格:宫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此外,用东西、南北交错的25条大街,将全城分为108坊,以对应108颗星曜。而108个里坊的分布也是俨然有序的:南北排列着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的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神秘的东方风水思想,把一座本已威严无比的大城,烘托得更加神圣。

专家评语
葛剑雄
复旦大学图书馆 馆长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教授
长安未必是世界史上最早、最久、最大的城市,但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延续了如此长的年代,并且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绝无仅有的。
比较而言,知道唐朝长安的外国人远比知道外国的唐朝人多;生活在唐长安的外国人数以十万计,而到过外国首都的唐朝人屈指可数。对唐朝来说,这无足轻重,但对中国来说,这或许正是唐长安一去不复返的原因。

在城市规模上,唐长安城以大闻名。其城方圆约35公里,是汉长安城的3倍;城池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城的1.4倍;城墙基宽度为9—12米,外郭墙高一丈八尺,宫城墙高三丈五尺。长安城之大,已经大到了超乎需要的地步,以至于城西北部成为外围地,坊内住房稀少,竟可以耕田。大概在唐朝皇帝看来,一个主宰天下的帝王首都,不大不足以显其尊威。同时期世界上另外两个帝国的首都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长安城比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城大6.2倍,乃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城!

责任编辑 / 黄秀芳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