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川的三大类型及其分布

冰川,可以形象地描绘为大量冰块堆积形成的如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地理学上则定义为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密实、经过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因此,相当数量的降雪与严寒的低气温是冰川发育的主要因素,地球上的冰川除南北两极外,就只有在高海拔的寒冷山地才能存在。
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冰川最发育的国家。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以及中国西部其他的高大山系,为冰川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发育着千万条冰川。

虽然同属我国西部,但是,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却是截然不同的:西北地区深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非常严酷,气候干燥,降水很少,山脉的雪线高度普遍高于其他中低纬度山地,这样就为中国西北部冰川发育提供了很低的温度条件,冰川温度也比中低纬度其他山地冰川要低得多,冰川物质补给少,但消融作用也弱,与极地冰川相似;而西南地区,特别是藏东南地区,却深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富于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雪线海拔低,冰川温度高,补给物质丰富,冰川活跃,消融量也大;在这两个区域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气候条件介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发育的冰川也属于上述两者间的过渡类型。

因此,按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和物理性质可把我国的冰川划分为三大类: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和海洋型冰川。我国冰川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山系:天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祁连山、横断山、唐古拉山;此外,羌塘高原、帕米尔山地、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等也有冰川分布。结合冰川类型和山系分布情况,可以绘出我国三大类型冰川及其分布图,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类冰川划分界限不是很严格的,可能存在交错分布。
责任编辑 / 高新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