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非洲南部的荒凉乐园
纳米比亚腹地探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1期
标签: 生物地理

艾淘沙——野生动物的最后天堂
我们匆匆掠过了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和得克,这是一个比较现代的城市,和一个普通的欧洲城市一样,我们也就没什么兴趣了。于是我们连夜驱车赶往一个叫做艾淘沙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游人很多,到处都支着彩色的帐篷。各种鸟类的巢都建在高大的树木上,这些巢连成一大片,仿佛一个鸟类的王国。忽然,有一只雏鸟被树上的细藤缠住了脚,挣扎不出,倒挂在树上。一位充满爱心的游客拖来一只垃圾桶,站在桶上去救援。他的这一举动惊动了鸟群,几乎所有的鸟都飞过来起哄,直到那只雏鸟被解救出来,群鸟才各自回巢。这也算一桩奇观了。从鸟群的这种行动可以看出这里的原始生态保存得多么好。

一路上我们看到大批的斑马、野牛、羚羊、驼鸟和鹿。他们都和谐的生活在一起。酷日当头,荒野上偶尔有一棵小树,动物们便都挤在树阴下乘凉。斑马一匹匹膘肥体壮,腿很短,跑起来很笨拙的样子,想来它是狮子、豹、鬣狗等猛兽的美食。羚羊、马鹿等温顺的动物,喜欢随长颈鹿一起行动,想必是长颈鹿头高望远,能及时发现危险。由于没有高大的树,长颈鹿只好叉开腿,低下它高贵的头吃低处的植物。
我们经过一片难得的小树林,树木像被拖拉机压过一样,歪七扭八,断茬白生生的,据当地人说,这是附近有大象的标志。我们开车转了一圈,果然发现两只大象,像两座小山似的立在那里。我们的车停在离它们很近的地方,没有让车子熄火,以便发生危险时能及时逃命。我们的向导说这儿的野象性子暴躁,发怒的时候会将汽车掀翻踩扁。

我们慢慢向大象靠近,直到看到它们棕褐色的身躯,少说也有四五米高,全身布满褶皱,眼睛红红的。面前的是两只老象,是我生平见到的最大的动物。它们已发现了我们,其中一只大象的耳朵不停地摆动着,这是它们烦躁不安的信号。果然,见我们继续靠近,它就低吼着向我们冲过来。我们立即跑回车上。所幸它并未追赶,我们也只好悻悻地离开。
责任编辑 / 王牧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