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山石窟寺

还未从汽车的颠簸中缓过劲儿来,我就发觉自己已经从陕西省来到了甘肃平凉。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平凉地区,实在让人难以从生活面貌上来划分它的区属。满街羊肉泡馍、饸饹面的饭馆招牌和来来往往拉着苹果、柑桔的小三轮车,都与刚路过的陕西咸阳地区如出一辙。而城外四十里铺的回民居住区,从低矮的房屋到清真饭馆,从回民的打扮到清真寺的位置,则又让人毫无疑问地联想起宁夏的固原,那个与平凉仅一山之隔的地方。
古来“陇上旱码头”,今日三省中转站
平凉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屏障三秦、控驭五原之重镇,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要冲和重要商埠,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平凉地区今天极深的文化渊源。平凉地区辖六县一市(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与平凉市),“人文始祖”伏羲氏降生处——古城纪,就在静宁县的治平乡。全地区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古墓葬55处,古城址12处,石窟8处,钟塔5处,文物藏品3万多件。其中,西周青铜器(灵台)和佛舍利金银棺(泾川),被誉为“中华之最”。
今天的平凉地区,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固踞于陇山山脉东侧,与庆阳地区并称“陇东”,是连接陕甘宁三省的重要纽带。现在平凉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第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中转站。宝中铁路纵贯全区,北经中卫与包兰线接轨,西经干塘与兰新线连接,南经宝鸡与宝成、陇海线联网,向东可直达“东方大港”——连云港,向西可穿越欧亚大陆直抵荷兰鹿特丹港。还有312国道贯穿平凉全区。
此去平凉,除了要瞻仰一下那座据说是当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道教圣地——平凉崆峒山,更吸引我的是位于泾川县的王母宫石窟与南石窟寺,这两个石窟群中大多是北魏时期所建造的彩塑佛像。虽然在甘肃石窟文化如此发达的前提下,它们既与敦煌的雄浑壮阔、气势恢弘无法相提并论,也与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的博大精深、神奇瑰丽不可同日而语,可是能在这近乎荒芜的土地上默默地存在,毫无遮蔽地在风雨的侵蚀下顽强屹立,也不能不让人对它们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 / 马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狼刃爰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