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蛇之最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1期
标签: 生物地理
最耐干旱的蛇:东方沙蟒
Eryx tataricus (Lichtentein)


最能耐干旱的东方沙蟒,是一种无毒的蟒蛇,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它们体形不大,全长40—50厘米,身体短粗像一根棍子,所以,当地人也叫它“土棍子”。像所有生活在干旱区的动物一样,东方沙蟒有厚实而可以尽可能保持身体水分的鳞片。它们会在沙地上自己掘洞藏身,以躲避白天的酷热和夜晚的寒冷,有时它们也利用黄鼠、跳鼠、沙土鼠废弃的洞隐居。成体大约在早上7点出穴活动,而幼蛇则在10-11点,这可能与它们的食性有关。成蛇主要吃各种沙地鼠类,而幼蛇主要食昆虫。
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蛇:温泉蛇
Thermophis baileyi (Wall)


蛇是变温动物,它们身体的温度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长时间处在零下就会死亡,所以,蛇类都在雪线以下活动;栖息在我国青藏高原上海拔3000米左右的有一种较常见的毒蛇:高原蝮;另一种毒蛇则是生活在云南大雪山海拔3000-4000米地区的雪山蝮;有趣的是,在海拔更高的地区还生活着一种蛇,它们根据地理条件的特殊性而进化出独特的生活习性,巧妙地适应了高海拔的严酷自然条件;那就是生活在海拔4300米以上温泉附近的温泉蛇。
温泉蛇是我国独有的珍稀蛇类,栖息在高原温泉附近的岩石洞穴或石堆中,冬、夏季都可以见到;温泉附近的石堆缝隙中常可以看见蛇蜕;也见它们在高原温泉附近的小河、沼泽中活动,以高山蛙、幼鼠兔、鱼类为食,雌蛇一次怀卵6枚。温泉蛇的分布范围十分狭小,仅发现于我国西藏羊八井、工布江达、江孜、当雄等地的温泉附近,数量稀少,科研价值极大;近年温泉附近的地热开发使温泉蛇的栖息环境受到影响,数量减少,建议将温泉蛇列为我国的保护蛇类。
最大的海蛇:青环海蛇
Hydrophis cyanocinctus Daudin


海蛇是生活在海岸、岛屿附近,在海中觅食,能耐盐的一群特殊蛇类。青环海蛇是我国沿海分布的海蛇中最大的一种,成体全长可达2米,体背面有隐现的宽黑环纹,所以叫青环海蛇。青环海蛇生活在近海海域,是毒性较强的前沟牙类毒蛇。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