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地球历史公园”
横断山三江并流地区科考记

1981年,一列科考队员正在白茫雪山海拔5300米处攀登冰崖,这次长达4年的艰苦考察奠定了现在横断山科考的基础。(人民画报 提供)
远古时代走失的孩子
“我发现这个地方还保持了相当的原始,它有一种美,不是江南秀丽的美,而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有震撼力的美,多样化的美。泥石流、滑坡、盘山路和漫长的工作都不能阻止队伍的进程,任何一个有事业心的科学家都会向往这里,在这个特殊的地理单元里隐藏着无数自然界的规律。”
——80年代横断山科考队队长李文华
1985年,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在一张卫星遥感地图上惊异地发现,在东经98°至100° ,北纬25° 至29°的地区,并行着三条奔腾的大江,这就是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之中的“三江并流”地区。
在东西150公里内,排列着担当力 卡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四条山脉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形成横断山脉的主体。它在地球的表面塑起了两大奇观:一是在我国境内,大多数的山脉都是东西走向,而纵贯南北的横断山是个“异数”;二是绝无在这么小的区域内三条大江并向流淌的第二个例子,三江并流区是仅有的奇观。
责任编辑 / 王蓓蓓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