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希陶与西双版纳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10期 作者: 成志 良振

蔡希陶是一个用生命去探索绿色世界,为科学献身的植物学家。他是开发西部的先行者,云南植物研究的拓荒者;是我国热带植物资源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种种曲折和坎坷,充满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色彩。
1991年春起,我们沿着蔡希陶先生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云南,历时3年,行程数千里,采访了与蔡希陶一起生活、工作过的各界人士,阅读了大量有关的书籍、资料,蔡希陶的高大形象与云南西双版纳那独特热带雨林景观开始在我们眼前逐渐地清晰起来。

密林中的热带植物园
澄澈湛蓝的罗梭江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它有如热带雨林中散落的一条飘带,由北而南蜿蜒地穿绕在葱茏险峻的石灰岩群山之中,到了西双版纳的勐仑坝子转了一个大弯,又忽然自东而西来了一个转折,在这块巨大的翡翠绿玉上轻巧地划出一个葫芦形的半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建立在这罗梭江环绕的葫芦岛上。
1962年秋,我们来到葫芦岛。那是西双版纳植物园建园第3年,一切都还只是初具规模。可谁也想不到,在如此边远的原始密林深处,居然会出现一片秀丽雅致的建筑群,满园芳林胜景,令人心旷神怡。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都纷纷前来采访观光,蔡希陶一律热情接待,专门派人领着参观。我们第一次见到蔡先生从世界各地引来的700多种热带植物,感到新鲜又奇妙。什么火焰树、下雨树、糖罐子树(糖棕),还有一种叫巴西轻木的速生树,居然10多天就可以窜高几尺。
责任编辑 / 徐建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