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教堂前的怒族照片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6期 作者: 吴世平 

标签: 福贡县   文化地理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被选择成为这次照片拍摄地,
那里交通不便,条件较为艰苦,夜里休息时,就着昏暗的灯光,陈海汶口述、刘辉作笔录,整理着白日里拍照时的见闻。

怒族是怒江边上真正的原住民族,比较原始,没有文字,不同的支系甚至村寨间使用的语言也有一定区别。历史上怒族人都是用口语来传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使用“结绳记数”、“刻木记事”的原始方法来记录和传递信息。在与邻近民族的交往中,不少怒族人已转而使用别的民族的语言,使用本民族本支系语言的人很少,很多人兼通好几种别的民族语言。

过去怒族人以信奉原始宗教为主,崇拜图腾,信仰万物有灵。居住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大部分怒族人,受贡山红教寺庙“普化寺”的影响信仰藏传佛教。现在怒族人中信奉基督教的特别多,基督教在1913年开始传入怒江地区,到1956年为止,怒江地区共建基督教堂207所,基督教徒2.1万人,其中以怒族人居多,以原碧江和福贡两县统计,至解放时已有怒族基督教徒多达5000人,占到了两县怒族人口总数的6l%。

在拍摄“全家福”照片所在的这个怒族村庄里,有整个怒江地区最漂亮的教堂,拍摄的那天刚好碰到村里要过什么节做礼拜,在教堂唱圣歌。他们的合唱不去看人,光凭声音判断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唱得实在太好了,专业唱诗班唱得都没这么好听,他们是真正在用心去唱的,特别虔诚。

在拍摄“全家福”照片时,陈海汶还想拍一张以峡谷为背景的照片,因为怒族主要居住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海拔1500米至2000米以上的山腰台地上,选择地形高、有山有水、绿树成荫的地方搭屋盖房。可是在拍摄时却发现,峡谷在下面,人站得很高,想把峡谷和人拍在一个画面中,就需要一个非常高的机位。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借用了老乡的拖拉机,陈海汶爬上去站在上面拍才拍成。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