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大漠腹地的城池面孔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11期

标签: 景泰县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考古地理   古城   

汉代西域古国所在的新疆天山南北和昆仑山北麓,同时也是新疆丝绸之路的主要干道(沿天山南麓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西行谓北道;昆仑山北麓的塔里木盆地南沿西行谓南道)。该道现存古城址250余座,国家级保护古城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自治区级保护古城54座。千余年后,当历史的硝烟散尽,那些孤独而醒目的文化遗址,越发显露神秘而诱人的忧伤,吸引着人们源源不断地前去寻访。
当驼铃远去,所有的喧嚣落幕,河西走廊西端的锁阳古城终于成为遗落在戈壁荒漠中的建筑遗迹,醒目的塔儿寺矗立在离城不远的地方,引领着络绎不绝的后人,从这里开始,扣响掩藏在岁月深处的古城门。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吴健

探访锁阳城

在河西走廊西端,距甘肃省瓜州县县城86公里,桥子乡正南的戈壁荒漠中,有一处汉唐古城遗址,这就是锁阳城。城东约1公里处又有一片土塔林,被当地人称为塔儿寺。

据专家考证:锁阳城始为汉代冥安县治所,唐代为瓜州(又名晋昌县)的治所。而塔儿寺据分析是唐、五代及宋元时瓜州地方官员及百姓进行祭祀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见汉唐时代,这里是很热闹的。

六朝、隋唐之际,中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经由今瓜州通往哈密,史称伊吾大道。玉门关也相应从今敦煌西北一百多公里的故址迁至瓜州境内。如今,在锁阳城东北方向30多公里的双塔堡一带,有一些建于天然隘口的城堡遗迹,就是唐玉门关及其附属建筑。而唐玉门关今已淹没于双塔水库之下,只有水库北侧的山顶还保留有玉门关苜蓿烽的残迹。

唐代大诗人岑参和王昌龄曾经分别写下《题苜蓿烽寄家人》和《从军行》的诗,真切地描绘了当年玉门关的雄伟气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