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京城的辽金遗迹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5期 作者: 阿南史代

位于门头沟区。金城山幽深峡谷中的这条古香道是通往白瀑寺的,上面印载首数个世纪以来无数信徒的足迹。
北京最严寒的季节是我们走访乡村、探查古迹的最好时机。树叶落光了,古老的屋宇、宝塔的顶端、还有那些高过周围村庄的高大树干,一一凸显出来

位于门头沟区。据圆正法师塔的碑铭记载,俗姓为曹的花严派法师辽代创建了这座寺院后,于1134年圆寂。1146年(金代)寺僧为其建塔。塔为六角形,高10米。

位于门头沟区。仰山栖隐寺院起源于辽,现高大的石墙依然环绕在旧寺院的庙址周围。这里还曾是“金代八院”之一的灵水院。两块倒落的石碑向后诉说着寺院的历史。
我们寻访北京辽金佛教遗址的工作始于1984年,起步于京城,进而涉足郊外乡村和周围的山区。在深山中,我们寻找到许多辽金时代的废墟,并被那两个遥远的王朝所深深吸引。辽和金是首先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建都的两个朝代。虽然有些寺院因被修复而焕然一新,但是,从残留下来的宝塔、弯曲的大树、荒废的古井及破损的石碑中,人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古老文化的威严和美丽。
北京最严寒的季节也是我们走访乡村、探查古迹的最好时机。树叶落光了,古老的屋宇、宝塔的顶端、还有那些高过周围村庄的高大树干,一一凸显出来。沿着长年磨损的石径,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遗留在岁月中的场景。在与村民共进野餐和促膝长谈时,村民们为有人如此关注这些寺院遗址而惊诧。我们还曾径自撑着皮艇,沿古运河去寻访老城历史的布局。我们走访的每一个地方,都是那样令人流连忘返。而附近的人们总是不惜时间地为我们讲述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关于这些遗址的历史和传说。
千年古都的风貌随我们行程的增加而日益清晰。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分裂成几个地区性的短命王朝。趁此北方空虚的时机,来自现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的半游牧民部落,控制了中国北部。最初的蒙古族――契丹人和一部分属于突厥人的女真人,相继把北京地区作为他们的都城之一。从那个时候起,北京作为北方部族政治中心的地位便开始确立。
契丹人和女真人的影响虽然远不及后来的朝代,但是他们遗留下来的古迹和宗教圣地,对后人仍具有崇高的价值
公元907年,契丹人开创了辽,并于938年在北京城南地区修建了被称为“南京”或“燕京”的都城。这些都城的宫殿和城墙就位于现在的宣武区和丰台区内。之后女真人推翻了辽建立了金朝。1153年,女真人扩建了“辽南京”地区,并建成了自己的都城――金中都。时过境迁,昔日的都城已烟消云散,仅留下3处黄土墙遗址和幸免于难的金都水门。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那小小的青年湖正摇曳在当时都城的御花园上,还有不可小视的莲花池,那可是当年辽金古都的主要水源。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