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美感的源泉:黄山

对我来说,黄山始终是我的生活背景。幼时住在十乐河边,这条河是真正源自黄山南麓的。天气好时,过河到公路两旁玩耍,往北眺望,可以看到平展的田畈以及田畈后被阳光抹上亮色、黄绿相间有炊烟房舍的近山。近山后面是远山,那是要高耸出许多的。远山浑然一体,现出肃穆的青黑色,和天空相接处则凸出刚硬的线条,我知道那就是黄山了。这黄山是很好玩的,那山顶不尖的叫莲花峰,顶上分岔的叫做剪刀峰。如果是炎夏,光裸着从河中钻出,骄阳晒得身子脱皮,便会想到黄山里面是怎样的清凉。冬天,那仿佛极远处的青黑山巅便会戴上白帽子,衣着不多的我手脚可能已冻裂了,可是仍然还会羡慕山顶上那份清雪。如果碰巧哪年暖冬,平地上一时见不着雪,对白了山头的黄山便会更加向往,自然也就觉得它更加神秘了,这就是我童年“遥远”的黄山了。

那时的黄山距世界也很遥远。虽然有大旅行家徐霞客说的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传言,每年也有主要是上海等地的少量游人来此休养,黄山其实是在沉睡着。1979年7月,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曾来黄山视察工作,徒步从前山上去,又从后山下来,没有坐一次轿子。基于当时的政治情势,这次爬山行动没有展开报道,它对黄山开发的影响是在后来慢慢地显示出来的。
黄山的身世就像她的四季一样时隐时现于历史的云海中,黄山的自然史可以追溯到2、3亿年前的一片汪洋,时间演进到第四纪的时候,黄山的自然史突然变成了一团迷雾,令科学家们争论不休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于东南丘陵的一部分,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在安徽省境内的分水岭。黄山山脉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而黄山风景区则是这座山脉的核心,面积为154平方公里。
大约在2、3亿年前,黄山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被称作“古扬子海”的汪洋。后来,古扬子海不断缩小,随之出露的陆地被称作“江南古陆”。大约在2亿年前,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古扬子海消失了,今天的黄山一带成了陆地。
责任编辑 / 刘晶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