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北极的桥头——斯瓦尔巴德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刘嘉麒 

标签: 北冰洋   地质地理   气候地理   

近来,通过众多媒体的报道 ,使人迹罕至的南极和北极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热点。其实最早考察研究两极的是那些地质、地理、大气物理等与之有关的科学家们。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的刘嘉麒教授是中国着名的火山地质专家,曾多次赴南极考察。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末,他又一次进入了北极,让我们跟随他一起感受他在极地夜色中的考察经历。
北极熊又称白熊,生长在北冰洋,它的身体和冰的颜色相似,呈乳白色,身披长毛,皮下有厚厚的脂肪,使它能抵御严寒,成为这里的常住“居民”。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黄光环

打开世界地图,你会看到斯瓦尔巴德就在最上(北)边,那里是北冰洋,靠近地球的极点,许多人对它感到陌生,感到遥远,去那里考察自然令人神往。 我于2001年10月下旬到斯瓦尔巴群岛进行考察,对北极有了亲身的感受和认识,斯瓦尔巴德并非是寸草不生的冰天雪地,而是北极的一块宝地。

设立在朗伊尔城机场通往世界各地的航标

对北极,人们大都用地球的最北端,最为寒冷,草木不生来概括它。北极的范围非常规范,北纬66度33分的纬线为北极圈,被它圈起来的地区,就是北极地区,其面积有25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5%,其中800 万平方公里是陆地,其余便是北冰洋,它位于北极地区的中央,周围为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绕,从它的形状上看犹如一个巨大的盆地,其内充满着水,水的表面几乎都结了冰,仅在夏季南部的边缘地带才露出水域,通过海峡和海沟与大西洋和太平洋相通。在广阔无垠的 冰雪海洋中,岛屿显得格外宝贵,斯瓦尔巴群岛便是其中之一。该群岛位于北纬74°—81°,与欧洲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隔海(挪威海和 巴伦支海)相望,由7个较大的岛和许多小岛组成,总面积达6300平方公里,其中60%被冰川覆盖,岛上多山,主峰1717 米,是欧亚大陆距北极点最近(约1100公里)且有长住居民的一块宝地 。如果 说挪威是 通往北极的路,那么斯瓦尔巴群岛便是达到北极点的桥头堡。从世界各地均比较容易到达挪威首都奥斯陆,再从奥斯陆乘飞机经过挪威北部城市特洛姆瑟,便可到达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城,那里已达北纬78°13′, 一派极地景象。如中途不停留,几乎从世界各大城市均可在24小时之内到达那里。我们从北京乘飞机出发,经赫尔辛基、奥斯陆到特洛姆瑟,共用了15个小时;如果继续前进, 再有一个半小时就到达朗伊尔城了。这可能是通往北极的最捷径。

首府郎伊尔城让人感到既宁静又神秘。

特洛姆瑟处在北极圈内(位于北纬70°),挪威极地研究所就设在那里。从特洛姆瑟去朗伊尔城的飞机多是夜间飞行,我们乘坐的是午夜1点多钟的 航班,到达朗伊尔城是凌晨3时许。夜空下,朗伊尔城灯火通明,辉映着周围宁静的银色世界。走出机舱,迎面扑来的是刺骨的寒风,仿佛它在向我们问候,向我们提示,这就是北极!我们顾不上观看,也分不清哪是那,就急忙乘车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下榻。

现在正是北极的极夜,终日没有太阳,但在每日清晨,在地平线下的太阳仍可将山头照亮。

斯瓦尔巴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西斯匹次卑尔根如今已建有6个城镇性居民点,从南到北分别是红孙、斯维亚、巴伦支堡、朗伊尔城、皮拉米登和新奥列松。它们分布在西斯匹次卑尔根岛西侧的不同海湾中,可从海上或空中到达那里。朗伊尔城位于冰川湾海滨的峡谷中,是斯瓦尔巴德地区的首府,居民1600人,有机场、码头、旅馆、商店、银行、邮局、学校、机关、医院等现代化城市建筑,还有图书馆、体育馆、教堂等文化设施,整个城镇房屋别致,道路整齐,各家各户除有汽车,还备有雪橇摩托。在如此偏僻的极地却有这样现代化的城镇真是料想不到。更令人惊奇的是那里还有一所远近闻名的新型大学——优尼斯, 它与世界其它大学相比虽然较小,其学生却来自20余个国家,并有从世界各地聘请的教授和讲师,设有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和技术学等学科在内的200余门课程,供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选修。这所新型大学为培养极地方面的科研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有4名学生在那里就读。

责任编辑 / 李志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