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的隐忧
标签: 观点地理
人,是一种有着无穷欲望和好奇心的特殊“动物”,于是,便有了永无休止的“发现”和“发现”后的兴奋与满足。一次次的“发现”,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随之逐步深化。每一次“发现”,都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难以尽述的益处。但是“发现”并非只有正面效应,有的也隐含着负面的因子。
我曾在《藏羚羊纪实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展》中看到作者耗时10年,历经磨难,在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追踪拍摄出一幅幅世界濒临灭绝野生动物藏羚羊的珍贵图片:美丽的可可西里湖、卓乃湖畔雪原上,天空湛蓝,白云朵朵,上千只母藏羚羊悠然自得,有的正在生殖,有的正在哺乳,还有的正在逗“小宝宝”玩耍……
百多年来,藏羚羊的繁殖地究竟在哪里?一直是困扰动物学家的谜。近年来,多位动物学家、探险者及一些科考队相继破解了这一谜团。《藏羚羊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展》更直观、形象地告诉了人们:位于远离藏羚羊南方栖息地1000多公里的青海可可西里湖和卓乃湖畔,即是母藏羚羊每年6月从南方北上、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要到达的繁殖地。
诚然,这些“发现”对研究藏羚羊的迁徙、繁殖及其它生活习性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但一丝隐忧也悄然袭上我的心头。在人类没有“发现”这一隐秘之前,数千只藏羚羊妈妈可以无忧无虑地生儿育女,繁衍它们已经为数不多的种群。如今,由于人类足迹的闯入,打破了藏羚羊繁殖地昔日的安谧和宁静。如果疯狂的偷猎者得知了这一“发现”后蜂拥而至的话,步履蹒跚的藏羚羊妈妈和它们幼小孱弱的孩子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噩运,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