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论坛
问一问: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5期

标签: 济宁市   淮安市   宿迁市   扬州市   杭州市   绍兴市   桐乡市   水文地理   观点地理   运河   

这是运河流淌在绍兴段的画面,河上石桥高拱,岸边萝卜花绽放。船只穿桥而过,宁静而古朴的水乡气息扑面而来。陆游曾写有诗一句叫:“伤心桥下春波绿”。他的伤心是为与表妹唐婉不得善始善终的婚姻,而此时从这幅照片里,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伤心:流淌了两千多年、有着这样美丽景致的运河现在已被世人冷落。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Liu Liqun/C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来龙去脉

2005年12月,在全国政协举行的“中国保护世界遗产走过二十年纪念座谈会”上,有四位老政协委员得到与会者最热烈的掌声。他们是95岁高龄的侯仁之先生,坐着轮椅来参会的阳含熙先生以及郑孝燮、罗哲文先生。20年前,他们几位一起写了一份政协提案,建议中国尽早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有了31个世界遗产。在此会议前不久的11月,罗哲文和郑孝燮先生到杭州参加“西湖风景区”规划讨论,他们又与工艺美术家朱炳仁先生一起酝酿如何让中国的申遗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罗先生说:“我这辈子没完成的事不多了,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大运河加入世界遗产。”郑先生说;“我全力支持你。”朱先生说:“我与二老相差20岁,我们作为后代责无旁贷。”

几位先生给市长们写了封公开信,并在12月15日由新华社对内部和对外部公开发表,建议市长们要用创新的办法保护大运河。这封信引起各地的强烈反响,尤其是杭州、扬州和北京都积极支持。政协还计划组织委员考察运河。今年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又联合签名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大运河申遗保护”的提案。而后,到今年的5月,一个事关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杭州宣言”又将出世。大运河申遗工作开始提速。

当我们问及所有的人“你认为大运河应该申报世界遗产吗?”,没有一位反对。但是在意见高度一致的后面也还存有多种疑问。面对那已经流淌了两千多年,曾经为中国作出巨大贡献,而今却残破、部分段落甚至消失的大运河,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吗?为此我们想展开一次讨论,问一问,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问:在今天的时代社会里,大运河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与价值?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罗哲文:中国文物保护专家

责任编辑 / 黄秀芳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