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雕捕猎的哈萨克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9期


很难精确地说出人们是何时开始和雕这种世界上最“骠悍”的猛禽一起“协作”捕猎的。某些遗留的文字记载证明它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天山山脉中的阿拉套山峡谷里有一幅岩画,它告诉我们这种放雕捕猎的传统起源于从前的突厥斯坦地区
亚里山大·勒格朗是公元前4世纪突厥斯坦最着名的领袖。1200年后,阿拉伯人的入侵向当地引入了伊斯兰教。1218年,突厥斯坦被由成吉斯汗率领的蒙古游牧部落所控制。又过了一个半世纪,萨马尔罕成了突厥斯坦最美丽富足的城市。后来,突厥斯坦分裂成几个封建诸侯国。直到1762年,其东部地区归入满清的中国版图。利用内战的机会,俄罗斯人在1880年占领了突厥斯坦的另一半。1930年,斯大林推行了他的“加盟共和国法案”,并由此建立起由5个主要部分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其中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现在,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仍有放雕捕猎的猎手。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它以5倍于法国面积的广阔地域成为众联邦成员国中领土最大的一个:由里海往东直到中国边境的阿尔泰山,北临乌拉尔山,南临克孜勒库姆沙漠。这片土地地貌多变,从大草原到沙漠,从海洋到山脉,从终年积雪的山峰到北方针叶林……

从莫斯科出发坐上4个小时的飞机就到了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它距中哈边界只有约250公里。这座在哈萨克语中被称为“苹果城”的城市在国家的最东南部,坐落在孔格伊山的脚下。几年前,为了向几个俄罗斯朋友请教有关一种超轻型飞机的事,我来到阿拉木图,就是在这段日子里我结识了阿里克。这个高大魁梧的男子有着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棕黑色脸庞,也许是因为长时间地仰望天空观察雕隼的行迹,他的眼角留下了深深的皱纹。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