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人祖庙会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9期






农历二月十三,我在驻马店下了火车,又搭上一辆中巴往淮阳去。时值早春,豫东大平原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刚刚露出了点儿绿色,那是越冬的小麦。北风从破碎的车窗探头进来,吹得人骨头缝儿里都直发凉。车里回家的淮阳老乡们却正用家乡话谈得热火朝天,原来,他们也是赶回去参加太昊陵人祖庙会的。在北京我就听说这庙会特别热闹,没想到它实际的吸引力比我想象的要高出许多。所以,到了淮阳县城稍事安顿,我便迫不及待地步行前往离城3里地的庙会会场。

“我爷爷,我奶奶”,史出抟土造人的伏羲女娲
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开始,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数省官民便蜂拥而至。他们带着香箔纸炮、各种供果来向“人祖”进香,每天就有几十万人之多!四面八方的商贾小贩更是不肯坐失赢利的良机,如过江之鲫般涌向淮阳。从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人祖庙会就像一个物资商贸的大集市。还有竹马、旱船、舞狮子、耍龙灯等60余种传统的民间游艺,也纷纷在人祖庙前登台亮相,拉开了一个民间大众文化节的帷幕。人祖庙延续了几千年的香火越烧越旺,想必也是与这庙会分不开的。
在庙会上最庄重最热烈的,还是对“人祖”的大型祭祀活动。所谓“人祖”,便是指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伏羲氏。有史为证:“太昊伏羲氏,风姓,生于成纪,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地区淮阳县),在位115年”,他“作网罟、正姓氏、定官职、制嫁娶、画八卦、造琴瑟”,创造了早期的华夏文明。由于伏羲氏所处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所以母系共妻社会逐渐解体,私有制家庭即将诞生。传说中伏羲和女娲就是人类的第一对夫妇,他们共同生儿育女繁衍了华夏民族,民间遂称伏羲为“人祖爷”,女娲为“人祖奶”。自宋朝乾德年间,淮阳的伏羲陵庙(又称太昊陵人祖庙)前就有对“爷爷奶奶”的祭祀活动,延续了千年,就是今天的太昊陵人祖庙会。
责任编辑 / 马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