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添”“美香”在华盛顿


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晨5点,华盛顿的春天还未从沉睡中醒来,国家动物园熊猫馆的门前已经天线林立。以美国NBC、ABC、CBS三大电视网为主的30多家电视台(包括大家熟悉的CNN)以及英国BBC、日本NHK等电视公司已经在并不宽敞的熊猫馆外抢占有利地形,立起了大批的摄像机,各电视台的主持人已经开始了实况转播的准备。 8点,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为首的30多家报刊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记者也都纷纷赶到。如此兴师动众,是为了有高级领导人来视察吗?是为了明星大贾的风采展示吗?都不是。他们一起守望的,是一对从中国远道而来的熊猫“夫妇”——“添添”和“美香”。
60多年前它们的前辈
曾以“哈叭狗”的名义被偷渡
1869年3月,来中国传经布道的一位法国神父兼生物学家——爱尔芒德·大卫,在四川省宝兴县穆坪村一位农民家中,发现了一张奇特的动物毛皮,除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以外,其余部分都呈现白色。当地人称它为“白熊”。4月1日,当他从猎人手里买下了第二只“白熊”的尸体时,看到这种动物的头很大,喙短圆,不像熊嘴那么尖长,就确信这是熊类中的一个有趣的新种。他立刻将其发现写信告诉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爱德华教授,同时告诉他正把这批标本设法寄回法国,希望能把他描述这种动物的文章尽快发表。大卫当时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学名,译为中文就是“黑白熊”。
当“黑白熊”的标本到达巴黎后,爱德华教授仔细地观察了它的毛皮和骨骼,认为大卫把它鉴定为“熊”,划为“熊属”显然是搞错了。他于1870年发表论文,指出“黑白熊”在外部形态上确实和熊非常相似,但其骨骼特征和牙齿却明显和熊不同,而与小熊猫和浣熊很相近,确定它为一个新属,称它为Ailuropoda(中文意思就是熊猫属)。现在大熊猫的学名定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意为“体色黑白,和熊猫有一样脚的动物”(这里的熊猫不是指大熊猫,而是指俗名“九节狼”的小熊猫)。
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西方的动物学家、探险家和传教士们掀起了一场“重金捕捉熊猫活体”的热潮。美国一位动物学者——威廉·哈克纳斯,到中国还没进入大熊猫生活区,便突然发病在上海去世。他的遗孀——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露丝,为了继承丈夫的遗志,不远万里又到了中国。1936年11月9日,她和猎人在四川省汶川县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险坡上,忽然听到远处一声枪响。循声而去,在树洞里发现了一只温乎乎毛茸茸的小东西。当露丝把这个小家伙抱在怀里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在西方流传了半个多世纪,许多人正在梦寐以求的神秘动物——大熊猫幼崽。她描述当时的情景说:“它那黑白花的小圆球脑袋用鼻子磨蹭着我的上衣。忽然本能地就找着了我的乳房。”
责任编辑 / 马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