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向冰海延伸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5期 作者: 陈建华 

标签: 气候地理   水文地理   

2001年1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强烈寒流已经把渤海北部的广阔海域凝固成一片银白色的冰的世界。渤海失去了往日波涛的喧闹;没有了渔船的帆影;也看不见轮船的航迹。千里冰封的海面上,只有几只孤独的海鸥在飞翔。早晨,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一艘灰色的轮船由近而远驶出秦皇岛港,那艘船的船艏像一柄巨大的利斧劈开坚冰,飞溅的冰花撞击着它的舷号——“海冰722” 。“海冰722”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破冰船,此次出航的任务是进行我国北部海区的海冰调查,让我们和它一起进入一次有趣的冰海航程。
“冰海722”号航行在渤海湾一望无际的碎冰区里,块块碎冰就像一片片荷叶

一块6公里见方、高1.5米的大冰块,

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

“前面有冰山!前面有冰山!⋯⋯”泰坦尼克号上的嘹望员声嘶力竭的叫喊回荡在船头,但为时已晚。这艘当时号称永远不会沉没的世界上最大、最快、最豪华的,长269米、排水量45000吨的英国客轮,在横渡大西洋的处女航中,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东南380海里的海面上与一座巨大的冰山相撞,致使16个船舱中的6个进水,船体失去平衡和浮力,最后于1912年4月14日午夜沉没在冰冷的海水里,1500多人在这次灾难中丧生,成为海冰给人类留下的最痛苦回忆之一。

有“白色灾害”之称的海冰,是海洋5种主要灾害之一(其他4种为风暴潮、灾害海浪、赤潮和海啸)。海冰运动时的推力和撞击力是巨大的。据科学家计算:一块6公里见方、高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这样的海上建筑物;海冰的温度每降低1.5度时,1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膨胀力可以使夹在冰中的万吨巨轮变形受损。1969年1月下旬到3月上旬,由于特大寒流的袭击,我国渤海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冰情——整个渤海几乎全部被海冰覆盖。在这次特大的冰封中,7艘轮船被海冰推移搁浅,19艘轮船被海冰夹住不能航行,5艘万吨轮在航行中被碰坏;2月5 日至3月5日期间进出天津塘沽港的123艘客货轮中58艘被海冰损坏,坚固的渤海二号石油钻井平台也被海冰无情地推倒,经济损失数亿元。可见海冰的破坏力对船舶、海洋工程建筑物带来的灾害有多么严重。

渤海冰封海面上的石油钻井平台
海冰灾害是影响我国北部沿海以及世界其他高纬度海区海上石油开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巨大而且厚重的海冰在海流的推动下可以将石油钻井平台推倒
2001年2月5日,塞浦路斯籍货轮“海丽”号被海冰围困在秦皇岛港东南22海里的海面上。船在海冰的推动下,不停地向浅水区移动,情况十分危险。“海冰722”奉命为它开辟航道,并在第三天将“海丽”号解救了出来
“海冰722”上的调查组正在测量海冰的厚度。30多年来,“海冰722”船承担了绝大部分我国北部海区的海冰调查任务,为研究和了解我们的海冰灾害,减小海冰造成的损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的第一艘破冰船——“海冰722”

空荡荡的冰海上,只有“海冰722”船那粗犷的汽笛声在回响。我们乘坐的“海冰722”船是新中国的第一艘破冰船,它有着不平凡的来历。1969年的那次渤海大冰封,由于我国当时没有破冰船,只能派出拖船为中外轮船破冰引航,但收效甚微,影响了进出口贸易,有些外国人借机嘲笑中国人无能。周总理作出指示:我们一定要造出自己的破冰船。1969年9月14日,经周总理亲自批准,国务院向上海求新造船厂下达了建造破冰船的任务。9月24日开工,101天后的12月26日,这艘“争气船”就下了水。

“海冰722”号总长84米,最大宽度16米,满载排水量3192吨,装有两台2600匹马力的发动机。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冰区航行,破碎水面冰层,开辟航道,保障和引导其他舰船进出冰封港口、锚地。与其他舰船相比,该船显得“身宽体胖”,这是为了开辟出较宽的航道,使后面跟进的船只得以安全航行。该船龙骨比其他舰船粗壮,肋骨也比其他舰船粗密,外壳特别加厚,船身异常结实。一般舰船都是使用铜质螺旋桨,而它安装的却是适应冰区航行的抗损毁力特强的铸钢螺旋桨。一般舰船只有外循环冷却系统,而该船却还拥有内循环冷却系统,一旦船底的冷却水入口被海冰堵塞,外循环冷却系统无法使用时,内循环冷却系统便开始工作,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海冰722”船破冰,就像耕牛犁田一样。5200匹马力的主机驱动着钢铁“犁头”,猛烈冲击着坚冰,撞碎的冰花不停地向船舷两边飞溅,前甲板上尽是海冰的粉末。船头与坚冰的强烈碰撞,使船不停地颠簸,人在船上就像坐在拖拉机上一样。水线以下的船壳油漆都在同坚冰的搏斗中脱落了,暴露出的钢板被坚冰磨得像镜子一样锃亮。“海冰722”船破冰方法有三:一是顶推法,即以破冰船前进的冲力,由船首及船体前段挤碎冰层;二是冲撞法,即先进行倒车,后退二三百米,然后转入全速正车前进,撞碎冰层;三是首压法,即利用船体重力和压载水的调节,使破冰船冲上冰层,将冰压碎。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