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壳子——沙漠里死去的湖泊


从青海北部进入新疆南部,一路多是戈壁和沙漠,7月的烈日几乎烘干了大地上所有的水分,行走在这片地域,坐车的人总是昏昏欲睡。一次,我在吉普车上歪着脑袋睡得正酣,一刹车,头磕在窗框上疼醒了,茫然间只见同路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家扛起相机大步流星地向路旁的沙地奔去,追着他的身影望去,哗——就在离公路几米远的地方,沙漠的表皮龟裂开来,白色的裂壳被夕阳染成粉红色,裂缝和翻起的边角被勾成橘红,整个足有近千平方米,浩浩荡荡地向四周铺伸……壮美到了极致!大梦方醒的我抓起相机冲了出去,在夕阳沉下去的前一分钟按下了快门。
龟裂的土地见过不少、可没见过白色的!踩一踩,还挺硬。它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对人和环境有没有危害……一个个问号出现在脑子里。
后来,我在新疆罗布泊边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也多次见到这样的奇特地貌。当地人管这叫“碱壳子”,但问到其具体的形成原因,就没人能给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复了。
回到北京,特意去请教了专家,中科院地理所的杨逸畴研究员解答了我的疑问。“碱壳子”地理学名叫盐结壳,是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如我国新疆的罗布泊和艾丁湖等地区。那里年可能蒸发量是降雨量的上百倍,肆虐的高温蒸干了地表的水分,很快又会将魔爪伸向地下,将地下水也吸上来蒸发掉。干旱地区的水含盐量很高,水分不断地蒸发到空气中,而盐分不断沉积于地表,长年累月,就结了厚厚的壳。我看到的白色物质其实就是盐。盐结壳没有什么危害,当它积累到了一定量时,还可以加以利用。在新疆艾丁湖附近就有这样的工厂,人们将盐结壳中的氯化钠及各种钾盐提取出来,加工成化工原料。当然,这只是人类对于水分流失无能为力而采取的下策。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Lhx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