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昌石城市群
新疆的希望之地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10期 作者: 谢良兵 刘慧

从太空拍摄的新疆城市夜间灯光分布照片
灯光的明暗差异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算高,但准噶尔盆地南缘,却有着全新疆最明亮的灯光带,其中最璀璨的那团灯光,正代表着新疆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乌昌石城市群。制图/蔡博峰

乌鲁木齐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乌鲁木齐是新疆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具有着全疆任何城市都无可比拟的中心性和影响力。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晏先


乌鲁木齐,
从“冬窝子”到“增长极”
从谷歌地球上看,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的山麓冲积扇上,一条串珠状的绿洲城镇带非常引人瞩目,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这是全疆人口、城镇最为聚集的区域。而乌鲁木齐作为全疆唯一的一座特大型城市,正是这条“串珠”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
“其实乌鲁木齐在两三百年前还只是牧民过冬的‘冬窝子’。它并没有太多的历史积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闫海龙在谈到乌鲁木齐时饶有兴趣地说。除了汉、唐在新疆修筑的军事性城堡外,北疆的大部分城市是在清代才发展起来的。乾隆帝平讨准噶尔叛乱后,1758年,建迪化(在今乌鲁木齐河前山河谷东岸);1759年,建奇台;1762年,建宁边(今昌吉)、辑怀(原米泉,后并入乌鲁木齐);1763年,建绥来(今玛纳斯);1772年,建巩宁(今乌鲁木齐老满城)等。其时,迪化只是这些城镇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并没有任何突出之处。直到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将迪化定为省府后,这个曾经的“冬窝子”才从北疆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一飞冲天,直到今天发展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
纵观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政治因素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乌鲁木齐依旧被确立为省会,使其新疆政治中心的地位得以延续。基于此,中央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乌鲁木齐配置了许多重大项目,这又奠定了乌鲁木齐的工业基础、扩大了城市规模,使其很快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中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在随后的改革开放中,乌鲁木齐自然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迅速成为全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2013年初,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23家落户乌鲁木齐。
关于未来,乌鲁木齐也是雄心勃勃,据《乌鲁木齐城市规划(2011—2020年)》显示,至2020年,“乌鲁木齐将成为中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跨国区域联络中心。今后,乌鲁木齐还将成为中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中国西部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文化创意和科技研发中心”。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