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
海底的星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11期 作者: 张帆 

标签: 生物地理   

从古至今,海贝以奇异多变的形态、美艳的色彩和神秘的花纹,吸引着人类进行采集、收藏和研究。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的像玉米,有的如琵琶,有的似风车、宝塔、菊花……大型贝壳可重达几百公斤,而迷你贝壳则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真面目。大多数海贝是夜行性的,在幽暗的海底,它们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美丽星星。图为各式各样的贝壳。

 海贝,大自然最美丽的造物之一,

自古以来就受到人类的钟爱。除了迷人可爱的外形之外,这些来自潮间带、珊瑚丛或幽暗深海的精灵还蕴藏着更多的奥秘。它们是古老地球的岁月日记,是蓝色生态的忠实记录者。一位多年来钟爱贝壳、收藏贝壳,并常年潜水拍摄贝类的作者,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贝壳故事。

痴迷贝壳的
水下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
对于海边长大的张帆来说,贝壳的世界充满了吸引力,他的家就是一个小型的贝壳博物馆,墙上、电脑中、柜子里、桌上,都是各种各样的贝壳照片、绘画和标本。说起这些陪伴了他20多年的伙伴,这位年轻的贝壳收藏者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宁
图为张帆收藏的各种颜色的皮氏银杏螺。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还没学好走路,就已对大海的赠礼——贝壳着了迷。记忆中的三亚,洁白的沙滩上总是散落着奇形怪状的贝壳,格外迷人,为了寻找和观察它们,平时十分好动的我能一连几个小时不挪窝,手边的每一方寸沙子中,都可能蕴藏着未知的宝藏。
这一着迷,就是将近30年。

来自蓝色海洋的古老“宝贝”

其实,早在数千年前,贝壳就已成为人类的爱物。开始,它们以其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的优势成为氏族部落时代的“饰品”。渐渐,人们发现贝壳便于携带和计数,大约在夏朝末年,小小的贝壳就变身为早期的交换媒介——货币。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