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
一柄历史的出鞘之剑

郑茜
曾供职于《中国民族》杂志社,历任编辑部主任、社长助理、《中国民族》英文版执行主编,踏遍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偏远民族地区,采访过30多个民族。现就职于中国民族博物馆,任研究部主任。出版专着若干,着有《人活天地间(哈尼族)》、《边缘叙事——2006—2011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评析》、《中国有56个民族》等着作。
曾供职于《中国民族》杂志社,历任编辑部主任、社长助理、《中国民族》英文版执行主编,踏遍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偏远民族地区,采访过30多个民族。现就职于中国民族博物馆,任研究部主任。出版专着若干,着有《人活天地间(哈尼族)》、《边缘叙事——2006—2011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评析》、《中国有56个民族》等着作。
鲜卑—锡伯—西伯利亚?
一道历史的谜题
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困惑:鲜卑—西伯利亚,它们之间真如着名民族学者包尔汉与冯家升当年所言,有语音的关联?
索问过几位当今学者,无解。所以,总的来说,我倾向于相信它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想和学术假设。
但这个猜想或假设却让人难以搁置,难以放下,因为它太使人激动。试想,假若“西伯利亚”一词的发音真的源于“鲜卑”,那么,古代鲜卑曾卷入过多么不可思议的广袤的历史地域啊!它竟然让自己的名字穿透了那么辽远的时空!
鲜卑往北到底经略至何处?2世纪中叶,鲜卑首领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南扰汉边,尽据匈奴故地,完全是一个北方草原大帝国的气象。不由你不相信那个诡异的说法:西伯利亚的“西伯”之音,根源于“鲜卑”。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