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01期

标签:

作为重庆最经典的风景,三峡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张名片,牢牢地印在重庆身上。如果要为“重庆专辑”选一张最具地域性、最有辨识度的封面,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三峡首当其冲。三段峡谷中,巫峡最为秀美,因为峡谷绵长,两岸青山连缀,尤以巫山十二峰最负盛名,将巫峡夹峙其间;也因为峡内常年云雾缭绕,宋代诗人范成大这样描述道:“巫峡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1号封面所在的巫峡登龙峰完美地结合了这两方面特质,但这是蓄水之前的三峡,已是旧时风景。

与古人传统审美中偏爱高耸于地面的山峦不同,重庆的喀斯特地貌大多藏匿于地下。为了找到最好的角度表现这些低于地面的负地形,连日来,我们一直用航模低空俯拍。中国最长的地缝、位于奉节县的天井峡地缝是这次拍摄的重点。拍摄当天,我们意外俯瞰到一条相对窄、短的地缝,与天井峡呈十字形相交。这两道相交的地缝,犹如一道虚掩的门。2号封面完美地结合了内容和形式,却因为幽深的地缝会使人略感恐惧,只能割舍。

因为《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刚刚封镜的《变形金刚4》两部电影在此取景而闻名在外的武隆,也是喀斯特地貌类型最完备之处,并且每一类都堪称其中的翘楚,密集地分布在1.2公里内的青龙桥、天龙桥、黑龙桥三座天生桥,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3号封面展现的,是三座桥中桥高位居第一的天龙桥,远看如飞龙在天,因而得名。也许你不能从图上直观感受天龙桥的高度,但是如果仔细对比画面最下方的行人,以及旁边那座曾以古驿站的功能出现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房屋,就知道它的伟岸啦。可惜它在内容上与喀斯特其他地区的共性大于重庆的个性。

比天坑、地缝更深潜于地下的,是那些深入地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竖井,这些充满未知、危险的神秘之处,因为象征着黑暗、空洞而被古人摒弃在外,却成为现代探险家的乐园。使人惊喜的是,在这样一项充满男性气质的探险活动中,常常能邂逅美女:来自重庆本土的美女,自英国剑桥大学远道而来的美女。不同于街头盛装打扮的美女,娇而不弱的她们以极尽勇敢、终年穿梭于黑暗地下的形象,成为重庆美女的另一个参照体系。4号封面毫无争议地入选本期封面,虽然她们的身影未能进入镜头之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