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蓝色世界中的缤纷家族
标签: 生物地理

一道不可不看的海中风景
除了海兔,海蛞蝓还有海牛、海鹿、海麒麟等别称,因其头上一对类似长耳朵(犄角)的触角而得名。在海中,海洋贝类是它们的近亲,而在陆地上也有其貌不扬的亲戚,即陆蛞蝓,常见的“鼻涕虫”便是其中一种。相比起来,海蛞蝓的“肉身”真是美艳不可方物。图为红纹扇羽海蛞蝓,它在海水中招摇漂荡,有着丝绸般的质感。
除了海兔,海蛞蝓还有海牛、海鹿、海麒麟等别称,因其头上一对类似长耳朵(犄角)的触角而得名。在海中,海洋贝类是它们的近亲,而在陆地上也有其貌不扬的亲戚,即陆蛞蝓,常见的“鼻涕虫”便是其中一种。相比起来,海蛞蝓的“肉身”真是美艳不可方物。图为红纹扇羽海蛞蝓,它在海水中招摇漂荡,有着丝绸般的质感。
说起海洋中的生物世界,人们多会想起各种虾兵蟹将、银光闪闪的鱼群、缤纷的珊瑚礁和凶猛的鲨鱼等。然而,在神秘而浩瀚的蓝色世界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家族,它们数量众多,色彩斑斓,因为长着一对标志性的兔耳朵般的触角,还获得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海兔。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名字较为陌生,可对于人数不断增长的潜水爱好者和水下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来说,却是鼎鼎大名,也是潜水者最乐于探寻的海底风景之一。有的潜水胜地还因为拥有种类格外丰富的海兔而闻名世界——如菲律宾吕宋岛的阿尼洛(Anilao),就被称作“海兔天堂”,这里斑斓多彩的海兔吸引了众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潜水者。
其实,海蛞蝓并不神秘,它和我们熟悉的海贝、海螺等甲壳类软体动物是同门兄弟,同属于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只不过,与它们的贝壳亲戚相比,海蛞蝓最大的不同是“放弃”了沉重而坚硬的壳,改用斑斓的颜色作为自己的武器和保护伞。它们石灰质的壳体大多已经退化甚至消失,少数品种仍拥有半透明的角质薄壳,也被柔软的外套膜包裹着。
这种海中萌物的家族非常庞大,已被识别的就多达3000余种,即使这样,科学家们认为仍有数千种的海蛞蝓尚未被人类发现和定种。它们从热带到极地,从潮间带到深海都有分布,温暖海域尤多,大多生活在珊瑚礁表面或是泥沙质的海底。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