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寨四角楼
被遗忘的客家民居奇葩

透过赭红色的古老石质射击窗,我们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岁月,一幢浸满了历史烟尘的四方形古堡赫然跃入我们眼帘,它静默地肃立在绿色的田野之上,和远处淡黛色的青山、天空中低垂的灰云一起构成了一幅奇异又和谐的画面。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永林
乡人原是客,客从何处来
因南岭的天然屏障作用,岭南地区形成了植被茂盛、炎热多雨的独特自然环境,并由此诞生了中国地域文化中最具鲜明特色之一的岭南文化。而承载着岭南文化的人们,则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究其源流主要有三:百越人、疍家人和客家人。
百越各族后裔以生活在广西者居多;疍家人被誉为“水上吉卜赛人”,他们以船为家,主要在沿海生活。剩下的,就是为数众多的客家人了。岭南客家人,是指原籍中原的汉族人迁徙岭南定居者,相对于土着百越人来说,他们自称“客家”或“来人”。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后,设置郡县,岭南正式归并中原。作为赣、粤的走廊地带,岭南河源就成了客家先民最早到达的栖息之所。平定岭南的关键人物赵佗,后任龙川令,至今河源龙川县仍存“佗城”遗址。据《史记》记载,赵佗“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中原人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这就是历史上来到岭南的第一批客家人。
据说,当年赵佗为保佗城安全,派一林姓将军带兵在龙川西北方向20多里处修筑关隘,建寨守卫,久之,此关隘便名为林寨。林寨具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因为它扼守在赣粤古驿道“水陆联运”的交会处。这条古驿道是古代中原进入岭南最便捷的线路之一,如今的赣粤高速、京九铁路两条国家大动脉,也沿着这条古驿道平行而过。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yb44cc
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