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得金篦试刮看

金针度人
在左边的图画中,一名医生正在为白内障患者实施金针拨障术。画中患者背后站立着两位助手,负责扶住患者头部。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患者眼皮,并按住眼球,右手正欲下针。明清时期,金针拨障的水平日益成熟,着名眼科医生傅仁宇撰成眼科专着《审视瑶函》,书中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这幅场景复原图正是根据书中相关内容绘制而成。绘画/扬眉
在左边的图画中,一名医生正在为白内障患者实施金针拨障术。画中患者背后站立着两位助手,负责扶住患者头部。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患者眼皮,并按住眼球,右手正欲下针。明清时期,金针拨障的水平日益成熟,着名眼科医生傅仁宇撰成眼科专着《审视瑶函》,书中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这幅场景复原图正是根据书中相关内容绘制而成。绘画/扬眉
主席的眼病
1975年7月23日晚上11点半,毛泽东住所的书房内,一场众人期待已久的手术开始了。手术目的是治疗毛泽东的左眼白内障,主治大夫是49岁的唐由之,北京广安门医院眼科主治医师。与一般中医大夫不同,唐由之以手术见长,尤其是白内障手术。
为什么决定由唐由之来做手术?原因是毛泽东咳嗽得厉害,如果采取一般的西医手术,需要在眼球上缝五针,剧烈的咳嗽会将缝合处挣裂,哪怕是只裂开一两针,后果就不堪设想,眼睛里的其他组织如虹膜、玻璃体,都有可能因受到挤压往外跑,所以手术的风险很大。
此前为了保证治疗的成功,在周恩来等人的直接过问下,组建了专家医疗队伍,医疗组里仅唐由之一人是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他擅长的中医金针拨障术在黑眼球与眼角中间处切口,不足2毫米的切口不需要缝针,而且伤口也非常容易愈合。以毛泽东当时的身体状况,更加适合这一中医传统手术方法。7月23日,毛泽东最终同意做手术。所有人员立即就位,气氛紧张。有护士测量发现,唐由之的心跳达到了每分钟120多次,有的医生失手将水壶打翻在地,但是毛泽东一直很平静,听着钢丝录音机播放的《满江红》接受手术。
唐由之定下神来,麻醉处理后,仅仅用了四五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手术。结果很成功,短短的康复期后,毛泽东左眼重见光明。高兴之余,毛泽东要来纸笔,写下了鲁迅诗句“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赠送给了唐由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