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 | 血缘与秩序的密码
我的朋友老唐,生在一个大家族里,人丁兴旺,每年春节,都要回乡“合族拜年”。想来,以他四十多岁的年纪,免不了要狠狠地吐一回血,给出一堆红包,岂料,他却是族里收红包最多的人之一,给他发红包的,年龄最小的“长辈”才九岁,他得叫“十五叔公”。有一种尴尬叫岁数大,辈分小。
他家乡的民居一片接一片,整齐森严。这些民居中最重要的是唐家大屋,三进开间,包括正厅、花厅、厢房、天井,初一祭祖时,全都站满了人。然后再依长幼辈分,到祠堂连续向祖宗拜祝致祭。按照族谱顺序,第17到22辈(代)分别由一面醒目的辈分牌引导,依次上前叩拜,辈分是多少,即叩多少次,因此老唐要叩22次。他们这一排8人,辈分牌上写着大大的“旭”字,我的朋友名字就叫唐旭新。
他拥有一个传统的中国名字,这样的名字影响着他的成长和生活,也带着传统社会的烙印。

辈分的尴尬
中国人讲究尊老,除了年龄大算老,辈分大也算老。在家族中,假如世系次第清楚,每个人所居的地位也清晰,名字中的辈字,就是辈分的标记。日常称呼、春节拜年都不能乱了辈分、失了礼法。而年纪大、辈分小者,常有说不出的尴尬。绘画/杨兆恩
中国人讲究尊老,除了年龄大算老,辈分大也算老。在家族中,假如世系次第清楚,每个人所居的地位也清晰,名字中的辈字,就是辈分的标记。日常称呼、春节拜年都不能乱了辈分、失了礼法。而年纪大、辈分小者,常有说不出的尴尬。绘画/杨兆恩
论字排辈:“六亲不认”不烦恼
传统的中国名字,姓为家传;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如唐旭新的“旭”字,是家族辈分的象征,就叫“辈字”。不但一个小家庭中,同代的兄弟姐妹会在名字中“镶嵌”同一辈字,同宗族人的同辈也如此,这样的名字,被称为“族名”“谱名”。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