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 | 亦贱亦贵亦有爱
一场小名引发的血案
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年),一则谶语在长安城流传开来:“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听后如芒在背,耿耿于怀。几十年前,前朝大业十年(614年),正是“当有李氏应为天子”的谶语,埋下了隋朝覆亡的祸根。当时有术士安伽陀将此言告知隋炀帝,劝其杀尽天下李姓人。为保国祚无虞,隋炀帝将屠刀挥向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李敏、李浑等人。其时隋朝统治已是内外交困,这场风波更令其动荡不已。后来,果然是李渊建立唐朝,应验了谶语。
殷鉴不远,李世民无法轻视这则谶语。那么,谁是应谶而生者?在我们今人看来,这句话显然就是为女皇武则天量身定造的。但对于李世民而言,有一个比当时还是后宫小小才人的武则天更为合适的人选。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会宴武官,作酒令,命令各自说出自己的小名。任职于玄武门的左武卫将军李君羡说,小名“五娘子”。唐太宗顿时惊愕不已,随即用大笑掩饰道:“何物女子,如此勇猛!”掌宫禁宿卫的从三品武将,却有一个如此女性化的小名,的确令人意外。但是,唐太宗真正“愕然”的是:符合谶语的人出现了!
李君羡,洺州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人,隋末率部归附李渊,跟随李世民左右,参与了大唐立国之际讨王世充、破窦建德、平刘黑闼等一系列战事。受封爵位武连县公,官至左武卫将军。官职、封邑、属县,皆有“武”字,小名又为女性,可以说,李君羡从出生到成长,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在“践行”这条谶语。结局不难想到,李君羡先是被贬黜出朝,数月后因事伏诛。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