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 壮乡里的秘密花园
有一天,我走进一间古旧民族服装店。“小心啊!”一件卷成圆筒状的织物,从堆得满满的货架上滚下,落在我的面前。为了避免光线对织物颜色的损伤,所有的衣物和绣片都是反着捆扎。但我还是一眼看出它简洁、有序的花纹,抓在手上问店主:“这件是什么?”“被面。”老板淡淡地说了一个词。我心中暗喜,被面可是难得存世的古老大幅织锦。
解开捆绑的绳结,一幅细密精美的壮锦,在我面前徐徐翻开,露出里面灿然分明的锦面。五色丝线细密交错,时光在它上面留下了灰色的影子,但仍掩不住它曾经矜贵、依然庄严的容颜,这就是壮锦。

百花园里,见花得花
自古即有“壮人爱彩”之说,壮族刺绣图案中最多的就是花草。就像一首壮族古歌里所唱:壮族会绣花,绣花放背带,绣花放衣服,绣花放头帕……壮乡所在的广西,常年温暖湿润、花卉植物繁多,有如天赐的百花园。见者心领神会,不难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花形图案。上图即为壮族背带上的美丽花样。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梁汉昌
自古即有“壮人爱彩”之说,壮族刺绣图案中最多的就是花草。就像一首壮族古歌里所唱:壮族会绣花,绣花放背带,绣花放衣服,绣花放头帕……壮乡所在的广西,常年温暖湿润、花卉植物繁多,有如天赐的百花园。见者心领神会,不难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花形图案。上图即为壮族背带上的美丽花样。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梁汉昌
一幅壮锦,五色花开
壮锦名列中国四大名锦,它的历史悠长,然而在古时候却找不到它的名字,因为1965年“壮”族才出现。在此之前,生活在八桂之地的人们,曾被称为西瓯、骆越、僚、俚等等。南宋范成大所撰的《桂海虞衡志》中有了“僮(zhuàng)”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以“僮”为壮族的族称。“僮”后又改为“壮”,既避免“僮”与“童”误为同音,又有健壮、强壮等意,从此“壮”族才诞生。
我乐于把壮锦比作点缀着鲜花的大地,它像大地一样浑厚庄重,像花田一样精致端丽,像大自然的手那样变幻莫测。宋人呼之为广西锦(即壮锦),赞美它“白质方纹,佳丽厚重”,后人又记:“僮人爱采(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