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哈木尔纹 | 牛鼻子的启示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7期 作者: 李月新 

标签: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古代生活   

蒙语“哈木尔”是“鼻子”的意思,蒙古族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装饰纹样——哈木尔纹,则是对牛鼻造型的模仿。两条对称的内旋曲线如同牛的鼻孔,曲线延长部分闭合,形成牛的鼻梁。这个有趣的纹样从何而来?又寄托了蒙古族民众怎样的感情?

在草原,牧民的蒙古包,是最亮丽的景色。碧草之上,洁白的蒙古包,装饰着天蓝色的花纹,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这种装饰在蒙古包上的纹样,不仅在蒙古包上可见,在蒙古族日常生活中也触目可及。大到建筑外墙及内壁的装饰,小到生活用品及服饰。这种图案,蒙语呼之为“哈木尔”(音ha mu ra)。

蓝与白的风景
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与天地为伍,大自然也是他们装点生活的取材对象。俯瞰图中一座座白色的蒙古包,顶上装饰着蓝色花纹,蓝白映衬,如同天空。其纹样的造型,就是取材于牧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牲畜——牛的鼻子。供图/视觉中国

最美牛鼻子

“哈木尔”的意思是“鼻子”。鼻子也能当纹样?这要从蒙古族的传说讲起。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巴彦”(蒙语:富人)为自己设计了一座白色蒙古包。完工后,巴彦又请来能工巧匠,为蒙古包贴绣装潢。可贴绣的图案成了难题。工匠来了一批又一批,设计图纸也换了一张又一张,巴彦总觉得不满意。新建好的蒙古包就这样孤零零、素白白地立着,似乎永远等不到最合适的装饰。忽然有一天,草原上走来了一头牛,牛鼻子沾满了草灰。它走到巴彦崭新的蒙古包前,被这座洁白的庞然大物所吸引,好奇地探着头,用鼻子去拱蒙古包。这一拱不要紧,鼻子上的草灰全印在了蒙古包上。

还在为贴绣纹样烦恼不已的巴彦,看到了蒙古包上留下的“牛鼻子”,豁然开朗:“啊,这就是我想要的!”他让工匠们按照草灰印,画出纹样来,绣在蒙古包顶上。巴彦的眼光果然不凡,“牛鼻子”花纹和蒙古包堪称绝配。这座别具一格的蒙古包,立刻成为草原上的一道风景。而“牛鼻子”——即哈木尔纹,也渐渐流传开来,被蒙古牧民当作生活中离不开的装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