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格物 发型的秘密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6期 作者: 朋朋 张琰敏
标签: 历史拾遗
古蜀文明中最重要的遗址,非三星堆莫属。而三星堆遗址的代表文物之一,就是青铜大立人像。您知道这个人像到底是什么身份吗?答案就藏在他的发型里。
三星堆遗址里有两个大型埋藏坑,共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有50多件青铜人头像,“长相”都与大立人像别无二致。头像只到颈部,可能是插在木制的“人身”或者柱头上的。当我们移步到头像脑后,就会发现,他们的发型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垂直的麻花辫,即辫发;另一类,头发盘起来用发笄束住,或者盘在头顶,称“笄发”。持璋跪坐人残像和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基本都是这种发型,大立人像也是笄发。

璋和尊是重要的礼器。这说明,三星堆王国统治阶级内部很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工:笄发人群可能掌握神权,是王国的祭司,而辫发人群则更多地操控行政方面的权力。
除发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如此巨大的青铜人像,出土时是断成两截的。而三星堆两大器物坑的很多青铜器,在埋藏之前都曾被人为毁坏过,有的被大火烧至变形,有的甚至被直接砸断。长期从事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江章华、李明斌,在《古国寻踪:三星堆文化的兴起及其影响》一书中,分析出两大器物坑的年代正处在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的交替期(大约相当于商代晚期),三星堆古城出现了明显的衰落,而成都平原上另一处人类活动据点——金沙,却正在崛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