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怪谈 海市蜃楼
标签: 历史拾遗
《史记•天官书》中说:“海旁蜃气象楼台。”假如风平浪静的海面,忽然闪现出高大的楼台,连绵的城郭,这就是海市蜃楼了。山东蓬莱的海面上,常常浮现这样的奇景,这也引发出古人各种奇幻的想象,其中之一,就隐藏在海市蜃楼一词的“蜃”字上。
传说,不明就里者勿入“楼台”之中,否则可能会成为“蜃”的腹中美餐。蜃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奇特生物——海中的大蛤蜊,能浮出海面,向空中喷吐雾气,因而形成楼台殿阁的幻影。

蜃是龙形龙种?
在古人的想象中,蜃怪擅于制造大型幻景,吞云吐雾间,便可以在空中高筑亭台楼阁,也即“蜃楼”,至于蜃长什么样,自古说法不一。下图可见明刊本《三才图会》中的蜃,模样很像蛟龙,头上长有分叉的角,身披鳞甲,背生长鬃,双尾高耸。把蜃幻想成龙形,或许因为传说中的龙能行云布雨,所以“呵气成楼”也顺理成章。按照古代志怪笔记的记载,“蜃龙”从腰往后的鳞片都是向前逆生的,这一想象可能是为了显露其桀骜的本性。
在古人的想象中,蜃怪擅于制造大型幻景,吞云吐雾间,便可以在空中高筑亭台楼阁,也即“蜃楼”,至于蜃长什么样,自古说法不一。下图可见明刊本《三才图会》中的蜃,模样很像蛟龙,头上长有分叉的角,身披鳞甲,背生长鬃,双尾高耸。把蜃幻想成龙形,或许因为传说中的龙能行云布雨,所以“呵气成楼”也顺理成章。按照古代志怪笔记的记载,“蜃龙”从腰往后的鳞片都是向前逆生的,这一想象可能是为了显露其桀骜的本性。
蜃有这样的致幻属性,人们便把虚无缥缈之事比拟为海市蜃楼。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认为:用蜃的膏脂掺入蜡油中,做成蜡烛,点燃后有异香扑鼻,百步之外仍可闻到,而且“烟中亦有楼阁之形”,这蜃烛模拟了一场袖珍的海市蜃楼景观。《岭南异物志》也记载:“海中所生鱼蜃,置阴处有光。”古人坚信,连蜃的身体成分也会带来奇异的幻景,即便已经死去的蜃,仍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