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国的证言
标签: 中华遗产卷首语
有些外国学者不认同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以为殷墟文化才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对此,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说:“如果这是中国文明的诞生,这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便有了白胡子。”夏鼐先生的话音刚落,“藏在深闺”的良渚古国,就出来证言了。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东距杭州20公里的一个小盆地。距今五千年前后,这儿有一个古国,因其遗址最早发现于良渚镇,就叫良渚古国。从考古学意义上看,与它具有相同文化特性的遗址,当时遍及环太湖流域,于是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良渚文化。
良渚古国的核心区,为良渚古城遗址,根据80多年的考古发现,它的面目渐渐清晰: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由外而内,有防洪蓄洪的水利系统,有村庄、码头,有祭坛、墓地,有制玉、纺织等各种手工业作坊,还有粮仓。四通八达的水道,让良渚人畅行无阻。一座都城该有的要素,它都有了。
然而,它还有令世人瞠目的奇迹——严谨的城市规划。良渚人将城分为宫殿区、内城和外城,三重结构 的布局,一如后世帝国之都——考古学家保守地评价说,它“具有开创性意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