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的新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5期 作者: 久久 

标签: 遗产风景   风云人物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嘉禾,顾名思义,就是茁壮生长的稻禾,一般为一茎多穗。在中国这样古老的农业大国,稻禾的丰产,关系天下安定,因此,嘉禾就成了一种祥瑞,甚至与甘露并称。在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中,即有“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的记载。人们又把这种珍贵的祥瑞画为纹样,祈求五谷丰登,天下繁荣,甚至成为君主实行德政的一种象征。早在汉代的玉器上,就可以看到不少嘉禾纹样。

不过嘉禾纹样大放异彩的时期,还要数近代。1913年,鲁迅、许寿裳和钱稻孙三人在北洋政府的授意下,设计了一枚十二章国徽。不过这次十二章的中心,是一束嘉禾,龙凤反倒在其左右两侧。于是代表丰收繁荣的嘉禾,取代了象征君权至上的龙纹,第一次成为核心,某种程度上,寓意着这个古老的国家,从君主专制迈向民主共和的巨大转折。此后,这种纹样还出现在外交官的礼服上,军礼服的勋章上,甚至货币之上,成为北洋时代最受欢迎的纹样之一。

嘉禾勋章的荣耀
北洋时代有一种嘉禾勋章,用来授予有勋劳于国家或有功绩于学问、事业的人,在着军礼服时佩戴。分为九等,此图即“二等宝光嘉禾勋章”,徽章呈八角形,角之间有数量不对等的光芒,圆形中心即为白底金色的嘉禾图案。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泓伊
礼服与钱币上的
“嘉禾风”
图为1920年代的北洋外交官顾维钧。其身穿外交官的嘉禾大礼服,佩戴嘉禾勋章和文虎勋章,全身上下充满了“嘉禾”元素。外交官大礼服,是根据民国二年(1913年)临时大总统令敕令第十三号颁布实施的。它参考了西方外交官的服制,又在其上设计可以展现中国特色的嘉禾纹样,可谓既“国际范儿”又“民族风”。除了外交官礼服,北洋时期的钱币上也多铸有嘉禾纹。供图/FOTOE
图是民国九年(1920年)的“壹圆”袁大头银元,其背面即铸有嘉禾图案。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陈敬哲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