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领与废领的角逐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5期 作者: 吴风 吴风 吴风 吴风 吴风 

标签: 读史笔记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领子过高有碍身体活动?20世纪20年代的新女性,把领子与女人身体的自主权、健康权联系起来。于是一股“废领”的风潮,在袄裙上乃至后来的旗袍上,演绎出了别样的风姿。

提到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女装,那挺立端庄的领子,或许是后人心目中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立领,最初出现在明代,是汉族女装极为突出的元素。有学者认为,这与明代日益严苛的贞节观念和不断强化的理学束缚息息相关,女性的脖颈被遮蔽,外露被视为不雅。到了清末,立领又拓展到旗装乃至男装上,成为中式服装的典型特征之一。

不过主流之下,也有一股废领的潜流——着无领或低领之衣。于是,那素来端庄的袄裙或旗袍,也曾露出女子的纤纤玉颈和诱人的锁骨。这就是民国的“废领”时尚。

高领配窄衣
图中女子是一位民国初期的少妇。其衣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夸张的高领,两端已高至脸颊,一方面能起到修饰脸型的作用,一方面,与修长的窄袖袄衣搭配,整体显得瘦削修长,颇能凸显女子的曼妙体态。不过这种高领长衫,也延续了对女性身体的遮蔽,使得头部活动不甚灵活。供图/东方IC

遮蔽的性感——“元宝领”

在倡导“废领”解放女性的脖颈之前,曾有过一段普通立领的“升级版”——高领一统江湖的时代。

近代以降,一向崇尚中庸的古老中国,变得骚动不安,以至常常走了“极端”。这反映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小小的衣领上,高耸的“元宝领”,就是这一产物。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