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 THE IMPERIAL PALACE | 故宫说 搬个小板凳,听行家讲讲宫里的那些事儿
无机械时代的建材标准化处理法则
盖房子,一定得预备建材。在没有机械化车床的时代,紫禁城里的大型建材,是如何实现标准化的呢?
以柱子为例,经晾晒风干、砍去枝丫的树干,只能称作“糙料”,离成为一根标准的柱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明清时期的木匠,首先会把糙料两头锯成垂直的圆面,在较细的一头——柱头,画出圆心和两条垂直交叉的直径,行话叫“迎头十字中线”。在这个过程中,木匠要判断木材的直顺程度和纹理走向,以便调整出最好的受力方向。
画完柱头,要用一块比直径稍长的长方形木板贴在一条直径上,另一个木匠在木料的另一头——柱脚,用一块同样的木板和对面瞄准,把直径“复制”在柱脚上。歇后语“木匠划线——睁一眼闭一眼”就是这么来的。找到了两端的十字线,就意味着分别在柱头和柱脚找到了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圆心,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加工出来的木料顺直。

立柱上的承接构件
立柱上部要承接梁、枋等构件,刨光后,工匠会在柱身上开出若干榫眼,以便将来柱子立起之后,从高处横向拼插有关构件。图为故宫宁寿宫皇极殿的蟠龙金柱及柱头上承接的穿插枋(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柳叶氘)
立柱上部要承接梁、枋等构件,刨光后,工匠会在柱身上开出若干榫眼,以便将来柱子立起之后,从高处横向拼插有关构件。图为故宫宁寿宫皇极殿的蟠龙金柱及柱头上承接的穿插枋(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柳叶氘)

梁枋与立柱通过榫卯连接的示意图(供图/赵广超)。

梁枋与立柱通过榫卯连接的示意图(供图/赵广超)。
做完这一步,接下来就是“放八卦线”。所谓“八卦线”,即以十字线为中心的八边形。古代建筑的柱子并非上下同粗,柱头的部分会比柱脚收细千分之十,称“收分”,这么一来,柱头的八卦线就会比柱脚直径略小。木匠根据两端的八卦线,用墨斗顺着柱身弹出直线,叫“八方顺直线”(注:墨斗由线轴和墨仓组成,内中含有的颜料是用酒和黑烟子混合成的,经久耐用,细线从内穿出,就能沾染浓重的黑色。)两条顺线之间,可截取一个平面,由此砍刨柱料,即成八棱柱体。再弹十六瓣线,以同样的方式砍刨成十六棱柱体,直至把柱料砍圆刮光,近似圆柱。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