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东陵 尴尬的皇太后陵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4期 作者: 嵩泉 

标签: 历史拾遗   

道光皇帝(清宣宗)驾崩后,和已先他而去的元配孝穆皇后、继配孝慎皇后、孝全皇后,合葬于清西陵龙泉峪的慕陵。道光十一年(1831年)修建慕陵的同时,在龙泉峪东北方向的双峰岫下,也如制建了一座“妃衙门”,即为后来的慕陵妃园寝。不出意外的话,这座妃园寝将和清朝其他的嫔妃墓园一样,维持固有的等级体制,直到最后。但随着一位皇太后的尊封,这座妃园寝因而晋级,由“慕陵妃园寝”升格为“慕东陵”。

雪后慕东陵
咸丰皇帝将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静皇贵太妃封为“康慈皇太后”,并将原慕陵园寝升格为慕东陵,用以安葬她。上图为慕东陵前半部分的隆恩殿和配殿,按皇太后陵的规制,顶覆黄色琉璃瓦。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冯方宇

皇太后是谁?

令慕陵妃园寝“升级”的这位皇太后,本是道光皇帝的静妃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初入宫时封静贵人,累进至静皇贵妃。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去世,留下尚未成年的皇四子奕詝,道光皇帝便命静妃代为抚养。后来,奕詝继承皇位(即咸丰皇帝),静妃被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奉居寿康宫。

静妃自己生有三子一女,其中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均早夭,唯一长大成人的是皇六子奕欣,即晚清位高权重的恭亲王。

奕欣才华横溢,曾经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道光皇帝虽然最后选择奕詝继承皇位,但在亲笔遗诏中写明“奕欣封亲王”。奕詝即位后,恪守父训,在所有兄弟中唯奕欣直接封为亲王,咸丰三年(1853年),又任奕欣为侍卫内大臣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年仅20岁就进入了王朝的核心政治圈。

责任编辑 / 周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