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陵 处处矛盾处处清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4期 作者: 彦杰 

标签: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道光帝的慕陵,是清朝帝陵中风格最独特的一座。从随处可见的违背祖宗成法的规制,到看似低调却极其奢华的用材,这座帝陵处处隐含着一个关键词:矛盾。
谜一样的慕陵
慕陵,坐西北朝东南,在薄雾和松林掩映下,散发着一丝神秘气息。慕陵建筑紧凑精巧,内中却大有乾坤。其打破常规的形制和建筑细节,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江山

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天,道光帝(清宣宗)领着儿子们拜谒西陵,顺道去南苑校猎。此时,钦差大臣林则徐正在广东厉行禁烟,宣布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两个大国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但此时道光帝最忧心的事,却是为君者的千古难题——立储。道光帝对四子奕詝和六子奕欣属意已久,多年来一直摇摆不定,直到自己年老体衰,才想到是时候做决断了。看着两个皇子在围场上英姿勃发,老皇帝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兄弟二人知道这是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早早做好了准备。奕欣文武双全,在围场上施逞手段,一会儿工夫就满载而归。道光十分欣慰,却见一旁的奕詝空手而回,低着头闷声不响。道光问,驰猎为何一无所获?奕詝早已得到老师杜受田的指点,呈上了预先备好的说辞:“此时正值春和,鸟兽孕育,是以不忍杀生以干天和。”道光听完龙心大悦,暗中思忖:奕詝仁孝,最像自己,可当大任。

道光皇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清朝第八位皇帝。勤于政务,倡导节俭,但才略有限,政策难行,又在中英鸦片战争中战败受辱,在位期间清朝更加积弊难返。

明楼:面子和里子我都要

十年后(1850年),皇四子奕詝顺利继位,即咸丰帝。这位清朝“最命苦”的皇帝在位十一年,不仅外有列强轮着番儿入侵,对内还要对付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不过,这位“仁孝”的皇帝再忙,也没忘已故的父皇道光,留给自己的一个大难题。

根据清宫档案《上谕档》记载,道光帝在营建自己的万年吉地——慕陵时,为了标榜节俭,大笔一挥下了一道圣谕: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