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床 | 半生相共一张床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3期 作者: 陶襄 

标签: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古代生活   

人生百年,半在睡梦中,最亲厚的家具莫过于床如何能睡得温暖、安全又雅致?
明 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
供图/故宫博物院

清代戏剧评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看似忙碌不息的一生,其实有一小半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所以李渔感叹道:“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此。”怀着如此亲厚的感情,人们又会如何对待床呢?

以石为枕,以绳为床

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杨过跟着小龙女住进了活死人墓。古墓里只有“一块长条青石作床,床上铺了张草席”,杨过就在这张石床上睡觉。那小龙女呢?“只见小龙女取出一根绳索,在室东的一根铁钉上系住,拉绳横过室中,将绳子的另端系在西壁的一口钉上,绳索离地约莫一人来高。”她竟然以绳为床!

绳床可不全是金庸先生的奇思妙想,根据先秦时道家着作《文子》记载,上古先皇伏羲氏,睡觉时就“枕石寝绳”——或枕着方石,或睡在绳子上。这是否就是当时先民们的睡觉方式呢?

在距今七千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发现过席类编织物的遗存。这些编织物堪称最早具有睡卧功能的家具了。原始人在草地或洞穴里睡眠时,为了抵御地面的湿寒之气,常常在身下铺设树叶、草垫、兽皮等。席类编织物就是草叶兽皮的“进化版”。伏羲氏“寝绳”的“绳”,应该也是指结绳成席,而非如小龙女一般,以一根绳子为吊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