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样的疯子
《红楼梦》第一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苏州乡宦甄士隐,在元宵佳节走失了女儿,不久家宅又突遭火灾,烧成平地。甄士隐投奔到岳丈家,又受尽冷言冷语,好不心塞。忽然有一天,甄士隐在街头偶遇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中唱着“好了歌”。甄士隐原是有慧根的,竖起耳朵听他唱完那一番“疯言疯语”,竟当下心中“彻悟”,家也不回,径直“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卧虎藏龙
图为明代画家周臣《流民图》中的部分人物形象,其中有要饭、卖艺的乞丐,也有举止怪诞的疯子。他们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就是在这个群体中,有可能隐藏着超然世外、大隐于市的高人。
图为明代画家周臣《流民图》中的部分人物形象,其中有要饭、卖艺的乞丐,也有举止怪诞的疯子。他们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就是在这个群体中,有可能隐藏着超然世外、大隐于市的高人。

到了全书的最后一回,类似的情节再次上演:亲身经历了贾府盛极而衰的贾宝玉,看破红尘,在大雪中拜别父亲贾政,随着一个疯僧、一个跛道“飘然而去”。
原来,整部《红楼梦》故事背后的大boss(老板),竟是两个疯子:从一开始点化青埂峰下的顽石投生人间,到最后贾宝玉出家,都是由这两人一手安排的。也许很多读者都会觉得,这样的情节设置颇有浪漫色彩,也合乎情理。但再仔细想想,不对劲啊,让疯子来“点化”心智正常的世间人,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今天,如果人们在大街上遇到脏兮兮的疯子,口中念念有词,大概只会把他们当成病人看待。但在古代的史籍、小说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超凡脱俗的高人,以疯癫的形象出现,他们非但不遭人嫌弃,反而有一种洞悉世事、超然世外的神秘光环。为什么古代的疯子会有如此“颠覆”的人设呢?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