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图》 宋人的天空这样蓝
标签: 读画笔记
第一次见到《瑞鹤图》,是2002年在上海博物馆,第二次见到它是在2018年秋天的沈阳。我和许多人一样,都被那一片宋代最蓝的天空所吸引,对这蓝色念念不忘。是因为今天的我们普遍对雾霾感到恐慌、对于蓝天感到宝贵吗?还是另有艺术史的隐情?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这片近千年前的宋代首都的蓝天,带给现代观众的特殊视觉体验?

北宋年间的一次元宵佳节,徽宗登宣德门城楼与民同庆,并在次日亲眼目睹了一群仙鹤在城楼上盘旋飞舞、争鸣和应的祥瑞景象。欣然提笔,画下了一幅饱含寓意的《瑞鹤图》,一位帝王心中的祈愿与格局,尽在画中。
见证奇迹的时刻
任何一本美术史的书里大都会有如下基本知识:宋徽宗赵佶《瑞鹤图》,绢本设色,138×51厘米,为祥瑞题材绘画,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祥龙石图》、波士顿美术馆所藏的《五色鹦鹉图》同属一个系列,可能就是宋徽宗时期宫廷画家绘制的《宣和睿览册》中的部分。这种教科书知识,往往使我们忽视去细品画中对于视觉景观的营造。
准确来说,这件作品不只是一幅画,它由两部分组成。绢面中央偏左的位置竖画一条墨线,右边绘画,左边题字。左边的题字是宋徽宗赵佶所书,讲述了政和二年(1112年)正月十六日的一桩奇事,这也是右边的画面所表现的主题。题跋末尾写着“御制御画并书”,显然,从名义上来看,皇帝是想彰显这整幅作品全都出自他的手笔,“御制”指皇帝亲自构思了左边的七言诗以及诗前的诗序,“御画”指皇帝亲笔画了右边的画面,“并书”指诗歌文字是皇帝亲笔所书。总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作品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一人所为。
皇帝如此重视的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事?他的诗与诗序说得很清楚:
责任编辑 / 刘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