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将军”与猪八戒
标签: 历史拾遗
猪年在即,该说些猪妖的传奇。在《山海经》中便出现过猪形怪物,名曰“并封”,是个双头怪兽,“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逸周书》中又有“鳖封”——“若彘,前后有首”。并封、鳖封其实是同一种怪兽,只在读音上稍微有所区别。

猪妖以怪兽的样子出现,乃是原始风貌,后来才变为“人”出来作怪。在东晋的《搜神记》里,讲到一位吴郡的王公子,外出见一船家女子十七八岁,便留宿一夜,天明时,赠其金铃,系在手臂上,派人送她回家,她家里人却不认识她。就在此时,女子忽然不知踪迹。人们路过猪圈,却看到“母猪臂有金铃也”,原来是母猪变化为女子,不知王公子知道后将作何感想。《杨太真外传》里又有安禄山化作猪形的故事:“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首。”左右报与玄宗,玄宗却认为“猪龙而已,没什么能耐”,便置之不理。

在这幅清末《点石斋画报》的插图中,人们正在围观一头人立而啼叫的家猪,此猪被卖与屠户后,家中女儿被猪怪附身,自称悟能。这则八戒转世作祟的奇谈怪论,充斥着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然而“猪怪”的威风却一落千丈了。
中国人对“猪”的认知从一个“家”字上可见,屋下从豕,繁殖力旺盛的家猪带给人食物充足的安全感。那为什么还会有猪怪从人们心底冒出来作祟呢?这也许要怪它那些傲啸山林的伙伴——野猪。
唐人牛僧孺《玄怪录》中猪妖的故事,发生在唐朝,讲的是名臣郭元振年轻时遇到的一桩奇事。某天,他路过一处大宅,听到有女子哭声,寻到女子,那女子道:“妾此乡之祠有乌将军者,能祸福人,每岁求偶于乡人,乡人必择处女之美者而嫁焉。”原来当地有位乌将军,每年都要从乡里娶一女,不然就降下风雨雷雹,这个哭泣的女子就是今年入选之人。郭元振听了大怒,待到乌将军来时,郭元振拔刀便剁了乌将军一只手,此时天色欲晓,“开视其手,则猪蹄也”。后来郭元振带领乡民追寻血迹,找到了乌将军的巢穴,原来它藏身于一座坟冢之内,“其中若大室,见一大猪,无前左蹄,血卧其地,突烟走出,毙于围中”。从此祸患得以根除,郭元振后来出将入相,所救的民女也嫁与了郭元振。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