芄兰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12期 作者: 王晓申 

标签: 文化符号   

芄兰的藤蔓如此柔弱,总要攀援缠绕于栏杆、树木之上。但更令人瞩目的,或许是它的果实——仿佛成年男子所佩,用于解结的觿(xī)。可这些美好事物并未给芄兰带去多少美名,反而春秋时一段兄弟相争的悲惨故事,随着芄兰的种子传了几千里,更乘风飞越了上千年。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诗经·卫风·芄兰》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征讨频繁。对此,孟子评说:“春秋无义战。”或许国家之间没有正义战争,但乱世之人却未必寡情。公元前701年,一桩发生在卫国莘野的谋杀案,见证了公子汲与公子寿,这对春秋兄弟的旷世情义。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创作的《史记·卫康叔世家》中,记叙了这起谋杀案背后的家庭伦理闹剧。它的始作俑者是卫国的第15任国君卫宣公。卫宣公为人淫纵不检,当他还是公子时,就与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一子“汲”,悄悄寄养在民间。卫宣公继位后,汲被接回,立为太子。时间飞逝,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的太子汲很快到了婚配之年。卫宣公得知齐僖公的长女有绝色之姿,便派遣使者前往齐国为太子提亲。

齐僖公早已听闻卫国太子的美名,欣然同意了卫国的求婚。然而,谄媚的卫国使者投宣公所好,回国后大赞姜氏的美艳,令好色荒淫的卫宣公暗生纳妾之心。他一边命人在黄河之畔建造新台,名义上为太子迎妻;一边又令太子汲代表卫国出使宋国结盟,故意使太子错过婚期。等到太子汲归国之时,未婚妻竟早已变成了庶母。成为宣公姬妾的宣姜,生性懦弱,无力与命运抗争,只得讨好迎合卫宣公。而敦厚的太子汲,唯父命是从,对此毫无怨恨,导致了日后的悲剧。

得到专宠的宣姜,先后为宣公生下公子寿和公子朔。公子寿天性孝友,与太子汲情如同胞兄弟,而公子朔却是狠毒阴翳,时常以言语挑激宣姜。说母亲原应为太子之妻,如今得宠却也是庶母身份,一旦太子汲即位,母子便无安身之地。宣姜便与儿子合谋,欲为公子朔夺得太子之位。在宣姜母子二人的谗言下,卫宣公起了废黜太子汲之心,想改立公子朔为太子。但因太子汲品行端正、仁孝友爱,废立之事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

责任编辑 / 黄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