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图为清代堂鼓,以牛皮为鼓面,可用于戏曲伴奏和器乐表演。鼓声雄浑,是众多乐器中的力量担当,故戏曲中项羽、张飞、林冲等武将出场时,常常伴随鼓声,以表现角色的气势。“秦王破阵乐”“十面埋伏”等描述战争景象的乐曲,也少不了以鼓声渲染气氛。
供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雷鼓:黄帝的鼓声似雷霆
数万年前,人们能够听到的最大的声音是什么?
大概是雷声。试想在一个漆黑静谧的夜晚,突如其来的雷声伴随着骇人的闪电在天地之间回荡,人类的祖先想必和山林中的鸟兽一样,都曾被吓得四处逃窜。但恐惧之余,一些聪明、勇敢的先民也开始想象,人类能不能掌握这样强大的力量呢?
汉代神话书《龙鱼河图》等文献中说到,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有81个铜头铁额、人脸兽身的兄弟,嚼沙石如同粥饭,把黄帝打得连连败退。正在黄帝一筹莫展的时候,九天玄女帮助他从东海猎获了一种叫“夔”的巨兽,剥下它的皮做成80面鼓,又从雷泽(上古大泽,位于今山东菏泽一带)捉来了雷兽,拆下它的骨头做成160根鼓槌。这鼓擂起来声似雷霆,霎时间风雨大作,蚩尤的怪兽军团惊恐地四散奔逃,黄帝趁势驱杀,大胜而归。
虽然这只是神话,却反映了人类发明鼓的初衷——模仿雷声。“夔”和雷兽都是传说中的雷神,《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其声如雷,名曰夔。”如此,鼓声便与雷声无异。考古发现最早的鼓,却是新石器时代的陶鼓。山西陶寺遗址还出土过一件鼍(tuó,扬子鳄)鼓,它是以一根掏空的树干为框,鳄鱼皮为鼓面。鳄鱼皮已经腐朽,但鼓腔内还残留着鳄鱼骨。鳄鱼的吼声也如同闷雷,虽没有“夔”的吼声大,却也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传说中神鼓的特征。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