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12期
标签: 声音
中国佛教造像先兴于南方长江流域,后盛于北方。
—— 日前,“2018·中国上海·佛教美术源流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阮荣春发言称,中国佛像的产生兴起,不仅存在于北方丝绸之路上。近几十年,长江流域发现大量三世纪前后的佛教造像,表明中国佛教造像先兴于南方,后盛于北方。且在公元三世纪前后,有一条从中印度经长江流域到日本的佛教文化传播线。

供图/视觉中国
绘画艺术在西汉从初步发展趋于成熟。
—— 学界通常将魏晋南北朝视为绘画艺术自觉和成熟的时期,但此前绘画的面貌如何?日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从美术史的角度解读西安地区西汉墓出土壁画,认为与先秦时期所见各种神秘、抽象的器物装饰纹样不同,汉代墓葬壁画绘画艺术可以更直观地塑造形象,表现场景,更具有叙事性。仅就绘画史内部的脉络来说,我们可以借此观察绘画的艺术语言从初步发展到趋于成熟的具体过程。
应该建立中国的文物执法警察。
—— 近日,“全球视野的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杨志今表示,应该建立中国的文物执法警察。中国土地广阔,田野文物数量巨大,各地文物部门疲于奔命应付。专门的文物执法警察队伍,对于文物保护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延安芦山峁遗址或是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
—— 陕西延安的芦山峁遗址地处河套和关中两片文化区之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介绍称,该遗址是夏代建立之前黄土高原南端最重要的发现,已具备早期王国都邑条件,代表了夏王国之外的一支势力。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基和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