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驱邪图》 隐秘的绘画寓言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11期 作者: 黄小峰 

标签: 读画笔记   

1916年,美国收藏家弗利尔从上海古玩商手中买到一批古画,其中有一幅南宋大师李唐的作品。弗利尔常对古董商说:“别拿明代和晚期(宋元以后)的画来。”可是殊不知,这幅所谓“南宋四家”之首的李唐画作,很快就被学者们鉴定为明代作品,且是一幅添加上大师名款的明后期作品,弗利尔怕是很失望。

虽然当时的明清画作不受重视,但还是顺利入藏弗利尔美术馆,77年之后它得以首次出版,并受到瞩目。既然和名家之作沾不上边,它的价值又在何处?

钟馗画中画

这幅画是一幅较大的绢本立轴(190.8×104.1厘米),用水墨来表现。画面中描绘了一个乡村屋舍的院子,房子结构简单,几间屋舍覆盖着茅草作为屋顶,上面还压着瓦片,以防茅草被风刮走。院子的篱笆用树枝和粗麻绳扎成,超过一人高,还扎得十分整齐。

院子里的人展开一幅小立轴,上面赫然画着个满是胡须的头像:怒目圆睁,络腮胡子向两边分开、飘起,头顶戴着方折的幞头,有点像宋代官帽。几个特征清楚地显示出他的身份,不是别人,正是驱逐小鬼的大鬼钟馗,这幅画也因此被定名为《村舍驱邪图》。

责任编辑 / 刘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