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 是功臣还是罪人?
标签: 历史拾遗

供图/QUANJING

拴在犯人脚上的铁球
(山西平遥古城县衙监狱)
供图/董力男/FOTOE
(山西平遥古城县衙监狱)
供图/董力男/FOTOE
汉武帝背后的男人
史上第一个将“酷吏”从官吏群体中区分出来单独立传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何为酷吏?太史公的评价是“武健严酷”“刻深少恩”,也就是作风刚猛强鸷、为人心狠手辣的官吏。
《史记》中有一篇浓墨重彩的《酷吏列传》,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十大酷吏。有人说,这是出于司马迁的私心,因为他本人就是酷刑的受害者。清代学者牛运震在《史记评注》中说:“《酷吏列传》,伤武帝之峻刑也。武帝之世,烦文苛法,以严酷为治,怨愁惨伤,民几不聊其生。”司马迁目睹了时代的惨剧,又不好直接批评皇帝,只好借酷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但《酷吏列传》里有这样一句话:“(酷吏)其廉者足以为仪表……方略教导,禁奸止邪,虽惨酷,斯称其位矣。”手段虽残酷,但却是称职的官员,而所谓的“武健严酷”,也有执法严明的意思。这说明,司马迁写《酷吏列传》并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因为酷吏确有其社会价值。
什么价值?往大了说,是时势造就了这批酷吏。他们是汉武帝筹划的国家战略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君臣联手下了一盘大棋。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