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兵 最美的杀人器
标签: 历史拾遗
谁说玉器不能杀人
在博物馆众多的文物里,玉器以其温润之美,而格外引人注目。不过令人纳闷的是,玉器的门类除了礼器、玉佩饰,还有一个大门类——兵器,比如新石器时代的玉钺、玉镞。谁会拿这么精美的玉器上战场互砍?

图为清代黄玉钺摆件,精美的玉雕和兵器的造型,碰撞出一种奇妙的历史感。玉钺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兵器种类,也是权杖的象征,后来随着青铜兵器的普及而逐渐消失。其古朴、慑人的气势,却让后来的好古者心驰神往,魅力延绵数千年而不衰。
供图/微图
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为了制造石质工具,人们到处寻找优良的石材。这时,玉这种美丽的石头,自然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七、八千年前的人会如此豪奢,抡着玉斧砍树,用玉做箭镞?没错,在那个时代,玉就是一种制作劳动工具的原材料。因为这种石头不仅漂亮,而且很硬,比如常见的青玉、白玉,摩氏硬度约为6-6.5,远远强过大理石(摩氏硬度约为3)这样的普通石头。在距今约7500年的黑龙江小南山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曾发现一件玉斧,其尖部微残,刃部缺损严重,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使用时产生的崩坏痕迹。
最早的石兵器,就是从生产工具中分化而来(比如斧、箭)。人们利用玉石,按照石斧、石镞的样子制作出玉斧、玉镞,然后用它们来杀敌,玉兵器就这样诞生了。汉代文献《越绝书》总结了史前兵器的发展规律:“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玉兵,也曾是不折不扣的杀人利器。
位于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年),曾出土约70件玉钺,其中大约有小一半的刃部有破损的使用痕迹,学者推测,这些玉钺曾是战场上的杀敌武器。位于陕西神木县的石峁古城遗址,年代与陶寺相近,考古学家曾在城墙附近发现两处集中埋放人头的遗迹,每处都是24个人头,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修建城墙时举行的祭祀活动有关。那么,这些人头是怎么被砍下来的?在古城遗址里,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批大件的玉璋、玉刀。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坚硬、光滑、冰冷的玉刀,不正是行刑的理想工具吗?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