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 大清朝的强军梦
标签: 遗产风景

【入选理由】
国内目前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群;
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的近代化机器大生产的大型军工企业;
所生产的新式枪炮的产量和质量均占当时全国之首。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短短两年后,太平军势如破竹地攻占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占据了江南半壁河山。

一支农民起义军为何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因为此前,太平军向洋人购买了大批枪炮。而清军的主要装备,还是古老的长矛、大刀,甚至套马杆,仅有的火器也多是粗劣的旧式鸟铳、土炮。因此,即便清军有几倍的人数优势,也常常被太平军打得溃不成军。面对如此不堪的局面,清军首领曾国藩、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西洋枪炮的力量着实不可小觑,如今的战争,实乃是新式军事工业的比拼。

图为金陵机器制造局大门,一百多年前,这里汇集了中国最先进的军工设备和满怀报国热情的军事人才,也被寄予了中国摆脱落后挨打、自立自强的希望。从这里输送出去的枪炮,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近代重大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屹立的大门仍在提示后人:国强,才有民安。
1865年,剿灭太平天国有功的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上任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在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划了一块地,开建现代化军工厂——金陵机器制造局。为何如此急迫?李鸿章有很深的危机感。《李文忠公奏稿》中有一句话:“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弓矛小枪土炮,故不能敌于彼等。”洋人的枪炮远胜过太平军,若有朝一日再度来犯,中国将何以保全?
因此,李鸿章不惜重金从英国、德国采购一流的机器设备,厂房也仿造英国样式建造,还请了洋顾问、洋工匠师傅,全力仿造西式军械。他的想法简单直接:中国军人并非不如洋人,差距主要在于兵器。只要装备了世界一流的军械,中国就再也不会受西方国家欺凌。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